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食品安全事件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11:31

  本文关键词:食品安全事件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 工程师 工程伦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食品需求日益增多,食品生产规模急剧扩大,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并且涉及面十分广泛和复杂,同时关系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工程师是其中特别关键的一环,而工程师伦理意识薄弱甚至缺失,是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分析食品产业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构建相应的伦理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工程师伦理责任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从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伦理问责的由来作为背景,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于工程伦理这个领域的研究以及基于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工程伦理领域都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什么是工程师,什么是工程伦理,以及工程师作为雇员、技术人员和社会人这三种角色定位,进一步对工程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阐释,最后,分析了工程师职业伦理的责任维度,主要是从产品、环境、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三个方面,让人看到工程师在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的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部分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工程技术观的批判,结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工程师重效益轻伦理,将效率当作是指挥棒,认为个人只是政府的从属这三种伦理责任困境,从而对工程师的伦理意识缺位的原因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结合以上的分析,对食品安全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进行构建,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食品工程伦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工程师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放弃个人自决,贯彻知情同意的原则,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要建立事前控制的方案,工程师应该具有主动性的责任观念,引入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机制,其次,要在大学中对工程专业的学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让未来的工程师们建立起工程伦理的意识,最后,将食品工程伦理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利用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来进一步约束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各式行为,这样我们的食品产业才会良性快速的发展,“民以食为天”,只有健康、营养的食品作为人类的物质基础,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关键词】:食品安全 工程师 工程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食品安全的伦理问责由来8
  • 1.2 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8-10
  •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10-11
  • 1.3 本研究的意义11-12
  • 1.4 难点及创新12-14
  • 1.4.1 论文的难点和重点12
  • 1.4.2 论文的新观点12-14
  • 2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14-28
  • 2.1 工程师和工程伦理14-16
  • 2.1.1 工程师的定义14-15
  • 2.1.2 工程伦理定义15-16
  • 2.2 工程师的社会角色16-22
  • 2.2.1 公司雇员16-18
  • 2.2.2 技术人员18-20
  • 2.2.3 社会人20-22
  • 2.3 工程师职业伦理的责任维度22-28
  • 2.3.1 工程师对产品的伦理责任22-23
  • 2.3.2 工程师对环境的伦理责任23-25
  • 2.3.3 工程师在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伦理责任25-28
  • 3 食品安全事件中工程师伦理意识缺位的原因分析28-41
  • 3.1 对现有工程技术观的批判28-33
  • 3.1.1 对工程是科学的应用观点的批判28-29
  • 3.1.2 对技术工具论的批判29-31
  • 3.1.3 对技术自主论的批判31-33
  • 3.2 伦理因素及伦理学本身的原因33-34
  • 3.3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困境34-41
  • 3.3.1 市场背景下的工程师伦理责任34-36
  • 3.3.2 技术背景下的工程师伦理责任36-38
  • 3.3.3 政府背景下的工程师伦理责任38-41
  • 4 食品安全中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构建41-46
  • 4.1 建立完善的食品工程伦理体系41-42
  • 4.1.1 放弃个人自决、贯彻知情同意原则41
  • 4.1.2 建立事前控制以及主动性责任观念41-42
  • 4.1.3 引入项目的后评价机制42
  • 4.2 加强食品行业工程师的伦理教育42-43
  • 4.2.1 建立食品行业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评估体制42-43
  • 4.2.2 对大学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43
  • 4.3 食品工程伦理的法律化建设43-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国光,李树业,曹东溟;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的复杂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朱长根;谭英;;论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3 林忠平,倪挺;农业确实需要转基因?——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J];科学中国人;2001年09期

4 董小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J];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03期

5 胡萍;余少文;李红;成斌;刘思乐;;中国13省1999—2005年瘦肉精食物中毒个案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1期

6 李伯聪;;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6年06期

7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研究的两个进路[J];伦理学研究;2006年06期

8 朱葆伟;;工程活动的伦理责任[J];伦理学研究;2006年06期

9 李伯聪;;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J];伦理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郑健;;食品添加剂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20期



本文编号:923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23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