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中国工程伦理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中国工程伦理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工程伦理评价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摘要】:工程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直接而深远。工程伦理涉及工程全过程的诸多因素,研究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是科学评测中国工程伦理水平的关键核心。在中国现有工程伦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工程伦理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减小判断矩阵权重的模糊性,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相应权重系数的调整,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获得客观的中国工程伦理评价结果。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工程伦理评价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现代工程所具备的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特征使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现代工程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其“双刃剑”特性也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公众安全等问题带来了重大隐患。制定工程伦理规范,提高工程伦理水平,将工程伦理深入到工程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锁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伯聪;;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再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果;辛勇;;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1期
2 刘丽,周新;模糊综合评判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3 姚育军;;项目管理思维与创新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4 黄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5 陈鲁皖;;基于GIS的西部地区活断层灾害危险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6 魏诺;孙继光;李双异;李金凤;徐志强;王雅维;汪景宽;;辽宁省昌图县土壤养分现状及耕地地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7 付进;李志洪;王藩;;基于GIS的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地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8 王卉;;工程技术的伦理向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司楠;杨璐;;都江堰工程体现的工程伦理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彭军龙,张起森,张学民;基于集成法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芳;;基于AHP的ABC分类法在消防装备维修备件管理中的应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跃红;;初议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方向——来自生命伦理学的启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董雪林;王健;;工程活动中的伦理责任划分[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李胜俊;樊勇;李晓Pr;;从汶川512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尹晶;樊勇;;化学工程主体的责任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徐泽水;;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夹角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吉军;刘先涛;;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三种排序方法比较研究[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姚敏;寿周翔;沈斌;;广义模糊一致关系及其应用[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梅;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施慧;“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殷鸣放;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晁毓欣;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春旭;医院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波;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秦元伟;基于3S的小尺度农业资源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房士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翟秀林;D超市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白刚;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余笑眉;松阳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贺霞;评价方法类中主成分方法的改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世海;应急通信仿真系统中VV&A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昌;G公司海油平台安装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钟俊;;综合即创造[J];系统工程;1983年01期
2 刘豹,许树柏,赵焕臣,和金生;层次分析法—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年02期
3 张启人;加紧发展软科学 努力探讨新体制[J];系统工程;1986年05期
4 王浣尘;系统工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十个结合[J];系统工程;1986年05期
5 左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间接给出法[J];系统工程;1988年06期
6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7 朱少鹏;曾刚;;基于AHP方法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分析——以中关村、张江、深圳高新区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8 王宗军;复杂对象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9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评估与分析[J];管理世界;1993年04期
10 孟波,陈s,
本文编号:951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5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