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摘要】:道教视土地为母亲,重视土地衣养人类的价值,提出要像孝敬母亲一样尊重土地,尊重土地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分子,按照土地生态系统的规律进行人类的生产生活。道教还认为,只有遵循土地的规律,才能获得吉祥幸福;如果违背土地的规律,就会受到承负报应,灾难临头。道教的这一土地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今的土地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道文化中心;
【关键词】: 道教 土地伦理 生态思想
【分类号】:B82-05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堪忧,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高达16.1%,林地、草地、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达到10.0%、10.4%、19.4%1。土地是人类赖以栖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禹;第二届庐山道教文化研讨会感怀[J];中国道教;2000年05期
2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3 牟钟鉴;关于生活道教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4 吴洲;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部巨著——评《道教文化新典》[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卿希泰;在世纪之交展望道教文化的未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黄永锋;《道教文化新典》评介[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7 ;向上提升 向下扎根 对新世纪道教文化发展的期望[J];中国道教;2001年03期
8 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J];中国道教;2001年05期
9 章伟文;“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2期
10 丁培仁;道教与民俗浅议──以斋醮、礼俗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希泰;;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冯可珠;;二十一世纪道教如何立足社会[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应超;;简论道教教义与道教承传及其和当代社会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腾云;;纪念老子诞辰2574周年题词[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李似珍;;道教网络建设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赖晓莉;道教与世界[N];成都日报;2006年
2 孙浩然;道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宋文英;加强道教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N];联合日报;2009年
4 李光照 本报记者 袁弘;“没事偷着乐”体现了道教中的乐观主义[N];成都日报;2009年
5 记者 蓝希峰;挖掘道教文化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牟钟鉴;开创东亚道教研究崭新局面[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张开华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浦东新区道教协会副会长;浅谈道教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影响(下)[N];联合时报;2014年
8 胡锐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道教文化开发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贵州省道教协会会长 张崇新;发挥道教传统优势 服务五大改革目标[N];贵州民族报;2014年
10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子建;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一;崆峒山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凭思;道教文化对化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笛;道教文化在土家族丧葬绘画中的体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苌乾坤;安徽齐云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杜莹;中国古代道教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李西林;鄂西清太坪镇道教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黄欣;敦煌道教类书文献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9 王梦s,
本文编号:98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8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