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关系信任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警民关系信任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警民关系 信任模式 无差异曲线 构建路径 警民共同体
【摘要】:信任是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基石。Lewis和Weigert以人际信任中理性和情感成分的多少为基础,提出了将信任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谋算型信任阶段、了解型信任阶段和认同型信任阶段。警民信任关系也同样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理性和感性成分都在逐渐增加。警民谋算型信任阶段的构建路径是:转变理念:从管理型到服务性;转变格局:从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转变。警民了解型信任阶段的构建路径是:运作警民信任关系;建立警民沟通机制。警民认同型信任阶段的构建路径是:融合警民文化;建立警民共同体。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
【关键词】: 警民关系 信任模式 无差异曲线 构建路径 警民共同体
【基金】:作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630019)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631.1
【正文快照】: 信任是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基石。怎样在界定警民关系信任的基础上,借鉴信任关系演进模型,构建警民关系信任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模型,分析警民关系信任缺失的原因,对警民关系信任所处的不同阶段理性地加以区别对待,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一、构建警民关系的基石是信任(一)信任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余晓敏;中国目前法官信任状况之我见[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4 姜振华;名牌、假冒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丛;2003年06期
7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8 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当今农村社会信任[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吕庆华;“诚——忠”互动关系营销模式新探[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林滨,李萍;从信任的划分管窥中西差异[J];道德与文明;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蕾;阎凤桥;;民办高校教师信任度差异的计量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赵娜;宋光兴;;我国社会信任结构对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育琴;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5 叶建亮;交易扩展中的信用——一个制度与组织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立新;转轨时期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张珉;我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及其突破——从信任的角度[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2 洪更强;论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张新鳌;论信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8 郑思明;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景林;家族企业的伦理审视——以福建泉州为例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贵;;构筑新型警民关系的新格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2 斯丹丁;;关于树立警察良好形象的对策研究[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傅跃建;;论犯罪黑数形成的原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慧霞;;广州市抢劫、抢夺犯罪空间特征研究——一种环境犯罪学视角下的探索[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5 许新源;邱乾隆;;论警察职业压力的疏导与管理[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谢欣娟;马道坤;;做好基层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好务[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7 马建文;黄淑娥;张未东;;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公安警务改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海涛;;和谐执法环境下的警察危机公关——从悬赏的公关危机性谈起[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臻睿;;档案与公安文化建设[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范大裕;;浅谈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 张海庭;真情赢得民心[N];人民公安报;2005年
2 记者 柴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从为民办小事做起[N];法制日报;2008年
3 麻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 李学良;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N];湖北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树明;香河县公安局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N];廊坊日报;2008年
5 洪善斌;“送”出和谐警民关系[N];人民公安报;2008年
6 绍兴市公安局 马永定;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N];绍兴日报;2008年
7 吕光大;真心实意创建新型和谐警民关系[N];本溪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相东 程兴昌;“四化”建设促进和谐警民关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9 李红军 王晋霞 张晓云;晋城:警民关系步入全新境界[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卓国增 记者 李燕飞;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维护边境安全稳定[N];边防警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昱彤;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玉信;新时期警民关系的伦理学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迎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警民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江波;治理视角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静;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方英;新时期杭州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邱小坤;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周磊;警察的职业伦理与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玮佳;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D];南昌大学;2012年
9 朱俊彦;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吕俊琪;广州市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9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1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