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高智能犯罪及其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12:22

  本文选题:高智能犯罪 + 特点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摘要】:高智能犯罪主要是指对犯罪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或者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的体现出较高智能的犯罪活动。正因为高智能犯罪的行为人对犯罪过程控制程度较高以及犯罪手段智能化、现代化,使得这种犯罪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侦查难度高,因而犯罪防控更为复杂。高智能犯罪的防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严打集中行动,或是单纯依靠加大打击力度就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对高智能犯罪来说,“减罪”政策(犯罪预防和控制)比“严打”政策(打击犯罪)更为有效。
[Abstract]:The crime of high intelligence mainly refers to the crime activities that embody higher intelligence by carefully designing the process of crime or adopting modern technology means to carry out i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high degree of control of the crime process and the intelligence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rime means that the crime is hidden, harmful and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so th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more complex.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gh intelligence crime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so it is impossible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by means of a single, severe and concentrated action, or simply relying on a greater degree of crackdown. Therefore, for a high intelligence crime, Crime abatement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trike hard" (fight crime).
【作者单位】: 山东警察学院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志红;试论智能犯罪[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宋志民;浅谈现代警务工作中的快速反应机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文立君;计算机犯罪浅析[J];科技与法律;2004年04期

2 郑丽萍;跨国性网络犯罪行为及其立法[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3 高春兴,王晓东;论我国的智能化犯罪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吕雪梅,吴纪奎;论我国警察权权能结构整合及运行优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卢勤忠;;《刑法修正案(六)》与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郝斌;论我国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中发;网络犯罪及其防范对策[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年04期

8 赵秉志,于志刚;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J];中国法学;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琪;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宇萍;网络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晓昕;计算机犯罪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沈亚萍;计算机犯罪的成因和防范[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5 郝斌;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6 宋歌;计算机犯罪及其刑事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安凤德;论网络犯罪及其刑事法律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王凯;计算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马冰;论计算机犯罪[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赵德新;网络犯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向群;技术型犯罪的特点和变化规律[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孝忠;银行电脑犯罪的类型、特征及防止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2期

2 胡继光;计算机犯罪的防范[J];法学;1996年08期

3 曾锦华;智力投资的负面效能──青少年高智能犯罪[J];当代青年研究;1997年06期

4 曾锦华;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高智能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年02期

5 胡向阳;计算机犯罪现场的勘查[J];刑事技术;1997年01期

6 陈浩然;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智能犯罪[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曾锦华;世纪之交青年发展趋势浅析(摘要)[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1期

8 赵九方;暮色中自毁[J];中国监察;1999年09期

9 吴跃伟;股市魔影——一起高智能犯罪追踪案[J];警察天地;1999年12期

10 王耕;五味瓶[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尤刚;考问网络欲何为[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霍立峰;高科技欺诈 何时人人喊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李志峰 记者 张 辉;电子货币上“保险”[N];河北日报;2002年

4 金雪梅 张玉梅 赵娟 本报记者 王付友;老年人犯罪:亟待解决的课题[N];吉林日报;2002年

5 本版采写 李斌 杨文冰 蒋晓明 魏屹;成都经侦一支与高智能犯罪较量的精锐之旅[N];成都日报;2004年

6 ;网络“虚拟财产”亟待法律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一支与高智能犯罪较量的精锐之旅[N];法制日报;2004年

8 钱芹茹 秦岭;维护消费者权益时不我待[N];国际商报;2004年

9 韩蓄;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成立金融犯罪公诉组[N];检察日报;2004年

10 李振乐 孙峰;金融计算机犯罪探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宇萍;网络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52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52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9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