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本文选题:公安工作 + 维护稳定 ; 参考:《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摘要】:思考之一 :近年来我省群体性事件呈现新的特点 ,一是总量越来越多 ;二是规模越来越大 ;三是组织越来越严密 ;四是行为越来越激烈 ;五是情况越来越复杂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思考之二 :必须找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妥善处置。主要原因有 :改革力度加大、利益格局的调整 ,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客观因素 ;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根源 ;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法之徒乘机破坏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 ,提出不合理要求 ,也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的一个重要方面
[Abstract]:First, in recent years, the mass incidents in our province have taken on new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total amount is increasing; second, the scale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 third, the org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igorous; fourth, the behavio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and fifth, the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Grea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t. Second, we must find out the main cause of the group incident, then we can carry out the work and deal with it properly.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the strengthening of reform,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pattern, the influence of the vital interests of some masses are the objective factors that lead to mass events,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mass incidents; The serious work style of bureaucratism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mass incidents; the destruction of illegal persons by taking the opportunity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and upgrading of mass incidents; and some people have a weak sense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put forward unreasonable demand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that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mass events.
【作者单位】: 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
【分类号】:D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永运;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些体会[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李进武;关于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的思考[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3 黄光祖,李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J];公安研究;1994年06期
4 郑训斌;浅析几种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1994年06期
5 陈有芳;关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公安研究;1995年03期
6 张栋荣;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方式及处置对策[J];公安研究;1995年05期
7 卢进宝,曹大勇;群体性事件的透析与防处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8 张秉法;如何化解国有困难企业内部的矛盾[J];领导科学;1997年06期
9 张秉法;国有困难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7期
10 刘文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处置原则[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兴荣;;2008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前瞻[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芳;;从两起群体突发事件谈党政机关执政能力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雄;;风险社会理论的意义及对当前中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王再文;王玉萍;;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能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明瑞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古长珍;;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洪远朋;陈波;卢志强;;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明瑞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雁津;;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兼论安全保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舒晓建;;坚持把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永祥 晁新 见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N];安徽日报;2000年
2 ;形成大调解格局[N];经济日报;2000年
3 郑坚(作者单位:省司法厅);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与防范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0年
4 中共靖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陈汉高;切实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武振元(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司法局);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0年
6 振翼;乐平龙年砸龙舟 百万私产毁一日[N];民主与法制;2000年
7 江西省宜丰县法院 蔡小林;法院执行中群体性事件增多应高度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中共山东陵县县委书记 袁秀和;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N];市场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天春;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社会稳定[N];云南日报;2000年
10 赵怀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扎实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N];安徽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小燕;转型期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王红;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解析[D];山西大学;2006年
3 彭晓宽;论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06年
4 陈林;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涉稳事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周志文;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吴小永;传统与理性[D];郑州大学;2006年
7 龚炜;群体性事件处置相关法律问题[D];苏州大学;2005年
8 黄琴;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曹孔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全兴;我国地方基层政府信用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2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9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