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司法鉴定新《决定》
本文选题:积极作用 + 司法鉴定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摘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具有诸多积极作用与意义,同时,在有关鉴定人出庭作证、侦查机关司法鉴定职能、法律责任追究、鉴定人资格以及其他方面,规定还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加以完善。
[Abstract]:The deci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the management of judicial expertise has many positiv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for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expertise system in China. Legal liability investigation, qualification of experts and other aspects,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provisions, must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18.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卜开明;胡立柱;程东;;贿赂犯罪侦查中的内在缺陷分析——以程序法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圣扬;;从辩护律师参与量刑活动看我国审判量刑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吴东,范圣兵;刑事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胡谦;;论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顾双平;蔡立旺;;典型案例引发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10 许青松;论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兆;;从刑事和解视角对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审视[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冯中华;;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熊霞;;论检察职权配置的三个要求及其实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崇华;;论职务犯罪侦查权与公诉权的合理配置[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唐景;;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述论[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万毅;;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万毅;;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9 韩旭;;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牟永林;;方法专利侵权诉讼问题研究[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U
本文编号:1917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1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