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目击事件对目击证人记忆的错误信息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2 14:08
【摘要】:通过操作误导事件后的信息这一变量,考察有无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目击证人原始事件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目击证人对自己回答的自信心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使被试对原始事件产生错误记忆;(2)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主体问题没有影响,但对情境问题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是否接受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与目击证人的自信之间没有相关,但是不同的问题类型以及是否回答正确,与目击证人的自信有密切关系。
[Abstract]:By using the variable of information after misguided ev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information after misguided event on the memory effect of eyewitness's original ev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eyewitness's confidence on his answ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information after the misguided event causes the subjects to have a false memory of the original event; (2) the information after the misguided event has no effect on the subject. However, the influence on situational problems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3)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ceptance of misguided information and the confidence of witnesses, but different types of questions and correct answer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fidence of witnesse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规划课题(FBB030748)
【分类号】:D9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彦捷,孙金鑫;反馈对目击证人辨认信心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方,邹巍;内隐记忆国内外研究概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宁;广告的无意识传播及其对广告效果测评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1年03期

3 黄旭光;;内隐学习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红;论以频率为基础的二语习得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牛书杰,吕建斌;人类组块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万伦;短时记忆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苏彦捷,孙金鑫;反馈对目击证人辨认信心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8 白学军,咸桂彩;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9 杨治良,周颖,李林;无意识认知的探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10 刘翔平,丁玎,杨双;阅读障碍儿童语音提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贤纯;;强化教学:提高效率之路——《汉语强化教程》的编写与实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迟毓凯;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向阳;贝叶斯推理的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国萍;睡眠剥夺对记忆及额叶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国栋;视障人群动作内隐认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学;6-8岁儿童移植错误记忆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功香;干扰模式下FOK判断和JOL判断理论假说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楚;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靳宏;幼儿通道转换效应的内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韩宗义;小学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艳红;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具体性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晓庆;刻板印象功效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浩;影响时间转换因素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申福广;网民心理与网络媒体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忠;王春松;;一辆军牌韩系车——招远交警破获“7.2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J];驾驶园;2009年01期

2 陈国恩;计算机人像组合软件的优势与局限[J];广东公安科技;2004年04期

3 袁炳发;荡涤良知的母爱壮歌[J];公安月刊;2003年16期

4 陈新煜;耿祥羽;;如何正确运用模拟画像技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5 港溪;康超;;“目击证人”是元凶[J];安全与健康;2006年12期

6 李峥;;目击证人的证言可靠吗?[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2期

7 张欣;陈述记忆画像浅谈[J];刑事技术;1998年04期

8 白杨;;影响目击证人证言和证人辨认的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4期

9 邓国尉;颜面局部转换法在模拟画像中的应用[J];森林公安;2004年06期

10 孙金鑫,王刚;如何使目击证人进行有效辨认[J];公安教育;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传红;黎纯学;黄光照;;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陈海东;;路上(旁)遗尸的法医检验[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李红海;;一例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中伟;;1例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法医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庆生;阮绍华;刘佳伦;;疑似交通事故案件的死因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宣树卿;王萍平;;处女膜检查及阴道拭子抗人精检验对比5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金洪年;廖信彪;余彦耿;周健;欧桂生;;根据损伤形态准确判断拽头磕碰致伤2例[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C];2004年

8 朱平;李军;魏泽红;万川;;对一起命案致伤物及致伤方式的推断[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新华;;左肘关节后脱位、左桡骨头骨折损伤分析1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文彪;期待“深圳涉嫌猥亵案”目击证人站出来[N];工人日报;2008年

2 蔡永新、记者汤范珑;监控录像就是“目击证人”[N];边防警察报;2009年

3 高邮市公安局 仲小龙邋蔡月琴;110接处警现场取证把握三方面[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王浩;哈尔滨市破肇事逃逸案七成依靠群众举报[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斌;电子眼盯着 交通肇事跑不脱[N];成都日报;2006年

6 杨德成;赣榆警方严把接处警关[N];连云港日报;2006年

7 ;当今中国警察工作状况调查[N];法制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杨茂荣 尹玉国;一场纠纷的嬗变[N];朔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东升 马岳君;“乐清村主任之死”案再调查[N];法制日报;2010年

10 徐伟;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交警有“两急”[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晓晨;队列呈现方式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9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39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