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报警与社会求助分流的多维透视
[Abstract]:Social help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that public security organs have been faced with for many years. Emergency alarm and social assistance diversion, while promoting the "110" function to return to the position effectively, integrated social resources, and realized the pluralistic management of social problems. The diversion mechanism has multi-level social significance, including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police powe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itiz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deep extension of social prevention of illegal crimes. The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alarm and social diversion should not ignore the deepening of government service concept. The linkage efficiency of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the key to the quality of shunt mechanism. The specialization of rescue forces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oper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alarm and social assistance diversion.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
【分类号】:D6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权茹;;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法治视野下刑事警察权的合理构建[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2 贾学胜;;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研究[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3 王燕飞;;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4 梁晶蕊;论警察权运行的制度保障[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韩德明;;侦查权的本性及其演化趋向[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李涛;;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张建良;刘蜜;;规制警察权权限范围的思考——兼评“城管警察”的组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孔慧娟;;信息化引导下公安执法内部程序规范化建设[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刘雅婷;;论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张安平;;宪政视野下的执法为民理念解析——兼论刑事侦查权的合理规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东华;;重大工程领域职务犯罪的制度溯源与预防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莫洪宪;叶小琴;;犯罪学研究方法再探[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3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福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及刑事司法制度浅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张济坤;;批判犯罪学评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于阜民;夏弋舒;;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征——再论犯罪学独立的研究对象[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明琪;;对犯罪概念的再认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于阜民;郭永智;;构建犯罪现象范畴——再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学锋;商小平;;犯罪黑数的构成与估计方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邹涛;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闫尔宝;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崔胜实;过失渎职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姚建龙;福利、惩罚与少年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s,
本文编号:2258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5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