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6 09:12
【摘要】:近年来,我国相继举办了“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节事活动。这些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这些大型节事活动对我国危机事件处置及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型节事活动从诸多方面展开研究,诸如:从大型节事活动经济效益方面、环境保护方面以及社会影响效果等。而本文则是从大型节事活动举办期间危机事件处置以及整个节事活动安全保障这个角度切入,参考国内外大型节事安保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安保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三阶段”安保防控对策,并在文章最后一部分加以详细阐述。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型节事活动安全保障机制概述。该部分首先针对大型节事概念进行内涵分析,然后阐述危机事件的含义和特征,再次是针对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内容从两个方面具体说明,最后是大型节事活动危机事件处置及构建安保机制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国内外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比较分析。该部分首先针对国外最近举办的雅典奥运会和2010南非世界杯安保工作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然后就国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安保工作的情况加以阐述,并对其简要评述。 第三部分我国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该部分首先针对大型节事安保主体机制的缺点加以说明,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其次就大型节事活动法律机制加以阐述,对每一部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不足之处,并对整个节事活动安保工作所能起到的作用做出说明。最后就大型节事安全保障运行机制的缺陷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该部分内容按照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安保工作四项原则的要求,将大型节事安全保障分为三个阶段,即:前置控制阶段、现场处置阶段和善后处理阶段。每个阶段都提出了详备的构建方案,为整个大型节事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held "1999 Kunm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and other large-scale festival activities. The holding of these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s, on the one hand, highlights the stro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s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s pose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handling of crisis events and the ability of safety and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domestic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large-scale festival activitie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from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large-scale festival activit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imp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sis management during the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 and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the whole festival event, we refer to the current security situation of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In view of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risis handling and security work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stage"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nd expounds them in detail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festival activities. This part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 then expound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event, and then explains the content of security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festival event from two aspects. Finally, there are four basic principles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mechanism.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arge-scale festival security mechanism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rt firs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security work of the recent Athens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10 World Cup in South Africa held abroad, and then elaborates on the domestic security work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2009 National Day. A brief comment on it is give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andling of large-scale festival cri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rt, the shortcomings of large-scale security mechanism are explained, and the relevant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Secondly, it expounds the legal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festival activities, puts forward the deficiencies of eac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xplains the role that the security work of the whole festival activities can play. At last, the defects of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peration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The fourth part deals with the large-scale festival cri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security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 principles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work, this part divides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large-scale events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stage of pre-control, the stage of on-site disposal and the stage of post-treatment. At each stage, a detailed construc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provide security for the whole even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从角色理论探析警察公共关系危机[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程永明;;日本企业危机事件及其应对机制——以雪印乳业集团为例[J];日本学刊;2010年02期

3 杨志宏;“非典”紧催政府危机管理[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方雪琴;信息公开与媒体理性——试论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J];中州学刊;2004年06期

5 何祖坤;危机管理:重在转危为安,贵在机制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6 ;女村官支持网络今年又有新活动——如何处理村务中危机事件研讨会即将召开[J];农家女;2004年02期

7 李立志;建国初期危机事件的应对机制——以抗美援朝期间的反对美军发动细菌战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2期

8 王勇;;整合系统资源打造预警决策支持平台[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2期

9 张洪良;;问题危机报道对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10 王纳新;;法学视角下医患关系危机事件的纳什均衡解析[J];医学与社会;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聂振伟;;生命的礼赞是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集结号角——512危机事件后“回家”计划的实施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晶;王永杰;;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能力[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晓玉;吴纪元;晁钢令;;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实证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侯蓉英;刘永;;安全新闻报道的“危机再现”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多勇;;突发事件下民众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研究述评[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7 沈玉华;;科学博客圈在危机传播中的信息传播特色分析——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张涛;;节事动机研究述评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肖璐;戴光全;;基于区域联系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扩散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艳;;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的公众参与[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非;危机管理法则[N];中国花卉报;2006年

2 蒋旭东;思想危机更可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3 林景新;SK-Ⅱ危机:宝洁的自我艰难救赎[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 吴伯凡;裸露年代里的企业公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振坤;该用怎样的“危机公关”[N];解放日报;2005年

6 魏然;企业危机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首席记者 丁刚;服务50多万人次 挽救数千“濒危”家庭[N];北京社会报;2007年

8 狐宝宝;危机 不要回避[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俞丽虹;危机管理:企业急需补上的品牌课[N];威海日报;2007年

10 吴威、董娟;欧典不妨召回产品[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中扬子北缘二叠纪晚期海平面变化对生物危机事件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2 魏玖长;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与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张涛;节事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维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孙多勇;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下个体与群体行为决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炜;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景象:从政治问责性到公众问责性[D];复旦大学;2008年

8 武乾;建筑企业危机管理团队沟通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宋佳蔓;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政治动员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付磊;奥运会影响研究:经济和旅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立祥;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安全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玉丽;中美危机事件报道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文雯;高校危机公关论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宋东;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危机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莉;传媒在企业危机事件中的传播行为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竺嘉政;论危机事件中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D];复旦大学;2008年

7 代卫;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8 徐庭婧;《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的议题设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萍;危机事件报道如何建构国家形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徐智丽;论节事活动的网络营销传播[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1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