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的变化与保安业的发展
[Abstract]:China's social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obvious changes and will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inevitably leads to the increase and change of the total amount and variety of the security demand, and the mode of mee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demand will inevitably change with it. China's security industry has develop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ecurity needs in the process of meeting the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China's security industry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development, its development trend is: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status will be further consolidat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will furth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Risk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 new direction of security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market needs to be extended to outside China;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security industry in China. To develop the security service industr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islative research of the security industry, establish a reasonabl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trade associations and security enterpri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Develop and standardize secur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integrate the social resources of security professional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基金】:“社会结构的变化与保安业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度立项研究项目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太生;中英两国安全管理制度比较研究与启迪[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郭太生;英国私人保安业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3 郭太生;我国保安业发展的机遇与条件分析[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郭太生;美国保安业的职业化途径及对中国保安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张琢,张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变化[J];开放时代;1995年04期
6 郭太生;国外保安理论研究介绍(上)[J];中国保安;2002年06期
7 郭太生;美国保安业的历史与发展[J];中国保安;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左群;贺新春;;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马周年;梁毅超;;高校保安员队伍现状及加强队伍建设对策研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重点课题选编[C];2007年
10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科;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林静佟;社会新阶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理强;难点 重点 热点 疑点——对保安服务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二)[J];中国保安;2000年01期
2 沈惠章;中国保安教学创新思考[J];中国保安;2002年10期
3 ;《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J];中国保安;2002年12期
4 高凌;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5 李培林;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太生;中国保安业发展的条件分析[J];中国保安;2004年21期
2 郭太生;我国保安业发展的机遇与条件分析[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奔射;加拿大保安业中的“佼佼者”[J];中国保安;1999年02期
4 郭太生;美国保安业的职业化途径及对中国保安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杨梅;;中国保安业在个体安全保障机制中的法律规范与政策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胡晓东;论保安服务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保安;2004年19期
7 黄子钧;把握机遇 促保安业发展[J];中国保安;1999年03期
8 李晨耕;新形势下保安业发展之我见[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郭太生;美国保安业的职业化途径(下)[J];中国保安;2003年03期
10 龚阿铭;服务多元化 寻求新增长[J];中国保安;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志兰;沈君彬;;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卢汉龙;;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构理论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Melvin Kohn;王卫东;裴蓉;;变迁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个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张铁军;张玉清;张光华;张德华;;Peer-to-Peer典型应用安全需求分析[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8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力;;风险评估与安全需求的关系[A];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2004年
10 李晓婷;;两种社会结构和我国大学组织的特点[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得旭;保安业亟待规范化和市场化[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世玲邋实习记者 唐亮;嬗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记者 龙昊;中国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复旦大学文博系 陈淳 郑建明;环境、稻作起源与社会结构[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映;“和谐社会”重在实践[N];河南日报;2005年
6 吉方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责任[N];黄山日报;2005年
7 陈力丹;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N];学习时报;2004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 教授 段华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N];南方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史芳 成静;从“洋葱头”蜕变到“橄榄” 市场配置资源最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2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海平;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和广播认证协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绪永;毛泽东社会结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胡亚球;程序安全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谭宗泽;行政诉讼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立法变迁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胡楠;论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4 宁春辉;司法场域的社会结构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张必春;高等教育扩招与阶层间的封闭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叙良;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亭;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朱朝锋;民间法的转型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段兰英;农民投资机会的结构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欢乔;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32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3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