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警察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9-02-15 14:01
【摘要】:目的:了解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态度状况,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05采用集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公安大学两个公安专业学生122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量表设计的自变量有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10个因子得分。被试根据近1周的感受对90道自测题进行1~5级评分(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经过自变量组合(内生变量)产生阳性症状发生率。测量中进行自愿记名和匿名测量。同时采用北京体育大学毛建荣研制的锻炼态度量表进行体育锻炼态度测试,量表包含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8个自变量70道题,采用5级评分(完全不符合、不符合、说不清楚、符合、完全符合)。并收集记名测试者的体育测试成绩,包括立定跳远、1500m长跑和50m×8往返跑。评估标准:以症状自评量表测量总分超过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作为阳性症状的发生临界。结果:发放问卷121份,收回合格问卷117份,有效率为95.9%。①警察院校大学生除症状自评量表的阳性项目数、偏执平均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其他指标均低于普通大学生。男学生在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学生。警察院校大学生阳性症状发生率为41%,城镇与农村生源阳性症状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35.4%,66.7%,χ2=5.978,P0.05)。②匿名与记名测试中,记名测试组在体育锻炼态度8项目指标除主观标准指标外,其他指标均高于匿名测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学生行为认知指标、主观标准高于男学生。农村学生行为态度和目标态度指标高于城镇学生(P0.10)。③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中行为态度、情感体验、目标态度和行为习惯4指标显著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④不同的体育测试项目与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相关程度有差异。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与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和偏执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长跑运动成绩与躯体化因子呈现高度负相关(P0.01),与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和偏执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加强,应重视农村生源、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行为态度和目标态度,注重体育锻炼过程中体验到的欢快喜悦,形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建议多进行中长跑运动,以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exercise attitude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122 students of two public security majors in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by group sampling in May 2005.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was used to test mental healt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total score, total mean scor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positive symptoms and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a, paranoid ideation, psychosis and other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feeling of nearly 1 week, 90 self-test questions were rated at 1: 5 grade (none, mild, moderate, quite heavy, severe).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symptoms was gener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endogenous variables). Voluntary and anonymous measurements are performed in measu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ercise attitude scale developed by Mao Jianro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was used to test the attitude of physical exercise. The scale includes behavior attitude, target attitude, behavior cognition, behavior habit, behavior intention, emotion experience. The behavior control feeling and subjective standard 8 independent variable 70 questions, adopt 5 grade score (completely does not conform, say not clearly, accord with, completely accord with). The sports test scores of registered tester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standing long jump, 1500m long distance run and 50m 脳 8 round trip.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was more than 160, or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was more than 43,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critical point for the occurrence of positive symptoms. Results: 121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117 qualifie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9.1 the average score of paranoid ide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students except for the positive items of SCL-90, and the other index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rdinary students. The scores of total scor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average score of positive symptoms, total score,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paranoid ideation of mal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 students.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symptoms in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as 4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in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symptoms (35.40.66.7, 蠂 2 5.978P 0.05). 2 in anonymous and registered tes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symptom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The indexes of 8 items of physical exercise attitude in the registered te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anonymous test group except the subjective standard index (P0.05). The subjective standard of behavioral cognition of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The behavior attitude and goal attitude index of rural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urban students (P0.10). Target, attitude and behavior habit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4 the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physical test items and students' symptom Checklist-Checklist (SCL-90) was different. The scores of standing long jump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bsessive-compulsion,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paranoid ideation (P0.05). The scores of long distance running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matization factors (P0.01), compulsion,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paranoid ideation.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rura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we should set up the correct behavior attitude and target attitude, pay attention to the joy and joy experienced in the course of physical exercise, form good exercise behavior habits, and suggest more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ning.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训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训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训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训部
【分类号】:G807.4;D631.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颀,李忠仁,穆艳云,赵涤,龙浩文,吴杞;针刺对16例阿耳茨海默病患者智能障碍影响的对照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2 王志凌,李育红,杨昆英,左津淮;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3 方百盈;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曹教育;;CCU患者对限制陪护心理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黄发源,陶芳标;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6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7 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8 王晓平;中西医结合及心理治疗神经症2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方百盈;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10 许华山,许霞;癌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心隆;;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A];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第二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国威;;米氮平对海洛因依赖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凯;崔萌;;女性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与阴、阳性症状关系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红芳;加味大柴胡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邓云龙;功能性躯体不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岳伟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临床特征、神经生化及5-HTT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郭英君;人类染色体6q23-26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马斌;中风病不同时点临床评价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李志红;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侯秀娟;从单胺递质及其受体探讨颐脑解郁方对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曹克刚;脑痛立停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毛富强;研究生神经症与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5 刘彩谊;特殊作业环境下军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6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高建明;有关灼口综合征发病因素的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8 彭淼;~1H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董福明;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王宇;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维艳;;司法警察院校实行警式化管理的方式探讨[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2 李运庆;;浅析新晋本科警察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公安研究;2011年07期

3 万政伟;;新形势下公安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14期

4 李迎鸿;;新形势下警察院校体能训练法则[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0期

5 毛颖;周伟波;;警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的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边防声音[J];中国边防警察;2011年08期

7 崔海英;;境外警察教育培训中的学员管理及启示[J];公安教育;2011年07期

8 刘剑明;;第三路擒敌拳的实战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9 陈长海;;对公安二学位试点班教学问题的探讨[J];公安教育;2011年07期

10 裴仁昌;;南非警察教育训练给我们的启示[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旭;;论案例分析法在警察院校《形式逻辑》教学中的运用[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杰;;中俄警察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比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培韧;郭景华;吕绍忠;殷炳华;刘雪屏;李川;刘冬梅;;山东省科技强警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晓夏;全国首部警务英语教材云南面市[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2 徐灿;充分发挥科教强警生力军和公安教育训练主阵地作用 努力把刑警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刑事警察院校[N];人民公安报;2008年

3 左富兴;启动五项工程谋发展[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浙江省公安厅科技处 魏鸣邋浙江警察学院 项振茂;提高警察科技素质应多管齐下[N];人民公安报;2007年

5 记者 任恒君 通讯员 汪定权;我区率先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6 葛传东邋刘立纲;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祝大会[N];辽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巍;3060个民警岗位等着你[N];发展导报;2007年

8 殷建平 朱雨生;从三件“小事”看作风[N];人民公安报;2002年

9 记者 李明;严禁招用童工确保灾区学生按时上学[N];辽宁日报;2000年

10 人民公安报采访组 马玉宝 刘学广 孟琳 李仕欣 杨烨;崭新的教育理念[N];人民公安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斯平;公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学志;我国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姚志华;我国警察教育培训制度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李小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尹小林;中国警察职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莫明琪;我国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倪宝石;构建公安高职院校教学训练质量保障体系[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国明;甘肃政法学院警察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3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23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