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22:19

  本文关键词: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简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然后按照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分类综述了近10年来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近五年的研究主要采用大五人格结构,将变量中心法和个体中心法相结合,以及将人格和环境因素相结合来研究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人格测量和研究设计上予以改进,深入揭示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青少年 人格 犯罪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05JJDXLX001)。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触犯法律的行为[1]。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2]。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非常复杂,研究者一般将之分为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大方面[3]。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家庭、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林金树,陈东才,杨琛,安进勇;福建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研究[J];法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2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胡赤怡,杨彤,吴哨兵;违法犯罪人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4 朱海燕,张锋,邓云菁;女性毒品犯的人格结构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5 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6 任国华,刘继亮;大五人格和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7 朱海燕,张锋,邓云菁;男性毒品犯的人格结构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何胜兴;121例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人格因素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2年03期

9 孙宏伟,李新仁,朱军,高祥春;546例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1期

10 韩自力,温盛霖,陶炯,张晋碚,关念红;男性少年犯罪的个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自元;;犯罪心理的解析与启示——以许霆案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柯学;;斯麦尔佳科夫走向犯罪之路的心理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陈瑞丰;不当家教方式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刘俊俊;;激情犯罪的生成机理与防控措施[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5 姚峰;;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与心理矫治对策——以一起未成年犯罪案件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叶茂林;周娟;;应聘者“大五”人格测验与结构化面试成绩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7 陈向阳,胡艳;男性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8 吴国来;沃建中;;中学教师的人格特点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9 向晓春,胡阳帆,李旭东;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曹加轩;康诚;王娟娟;;刑满释放重新犯罪人员人格特质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晋繁;王琳;;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之研究[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大华;许相明;;商业贿赂犯罪心理及其预防措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冯春;冯维;;犯罪少年与守法少年心理特征的比较与预防[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4 谭志君;史书;;论劳教所强制戒毒心理矫治咨访关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5 毛国胜;;天津劳教青少年控制源与自尊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燕君;组织情境下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龙丽达;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剑荣;企业中层管理者多维个性偏好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莉娜;保险人员前瞻性人格和工作挫折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思琴;职业选拔下人格测评的作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萍;员工—组织匹配对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园园;高校辅导员鉴别性胜任力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秦靖;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犯罪预防策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乔远;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会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园园;偏差青少年的社会联结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晓芳;男性青少年犯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路;福建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庄娥霞;监狱民警罪犯心理矫治素质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钦;;910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剖析[J];公安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2 易志成;重新犯罪人犯的监内表现和管教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3 沙东想,吕成荣,狄小华,张云飞;罪犯心理卫生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1996年01期

4 刘丽君,李明杰,姜德利,董洪波,张希彩;抢劫犯与盗窃犯的人格对照[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5 郭伟琴;翟静;刘素娟;;少年违法犯罪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1年03期

6 王欣瑞,张祥建,宋惠荣;男性少年犯罪者个性特征探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年03期

7 顾玉甫;犯罪者个性倾向初探[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2期

8 詹芝山,陈建忠,段荣珍,倪跃先;MMPI测试1066例罪犯的分析报告[J];心理科学;1993年05期

9 吴正,张厚粲;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10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立山;;青少年创新素质养成的接受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5期

2 赵艳芳;;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J];世纪桥;2009年07期

3 陈迅;;青少年情感异常的家庭根源——对传统、封闭型家庭的诘难[J];青年研究;1987年05期

4 思文;;青少年面临的价值选择与澄清[J];青年研究;1988年12期

5 杨;;《广东省青少年保护条例》实施两周年座谈会在穗召开[J];青年探索;1991年03期

6 李锡海,王林松;西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7 金宗美;;从青少年自杀谈起[J];国际观察;1992年02期

8 刘少蕾;;当代国外青少年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1993年05期

9 ;香港青少年对黑社会的观感[J];青年研究;1993年08期

10 李淑英;;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青少年心中[J];前线;1994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291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91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