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利用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公安部门登记数据,分析了全国各省(市、区)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结构以及市民化推进程度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待市民化人口每年新增1510万,东部沿海以跨省市迁移为主,中部地区以省内迁移为主。采用迁移人口中的落户人口与总迁移人口的比值考察不同地区迁入人口落户难度,发现中部地区落户最易,西北地区其次,东部沿海最难。影响市民化进程的因素,一是高昂的市民化成本,特别是需要政府承担的公共成本部分抑制了市民化进程;二是现行的财政体制下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主要由迁入地政府负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是现有产业人口与落户要求不匹配,使得粗放型产业所吸引的就业人群难以达到落户门槛。本文进一步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政府投资体制和空间资源配置两方面就不同地区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城镇化 空间差异 第次人口普查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J10B01)
【分类号】:D631.42
【正文快照】: 1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但2012年底全国城镇户籍人口仅占35.29%,这意味着仍有超过2亿农业转移人口处在离开农村,却未完全融入城市的不完全城镇化状态,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社保、教育等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申兵;;“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宁波市为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2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07年01期
3 何晓红;;论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障碍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6年Z3期
4 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年02期
5 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22期
6 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7 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3期
8 刘爱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瑞敏;熊家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胜任力模型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肖云;吴国举;;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3 夏凌翔;李静;钟慧;;成渝地区农民工未来职业意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4 曾亿武;丘银;;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5 孟艳;;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唐若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7 叶裕民;袁蕾;;转型期中国农民工住房与规划政策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2期
8 陈飞强;;农民工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思考——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李建华;;农民工低工资:现状、原因和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3期
10 贾波;;民生导向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发展权保障路径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鹏飞;;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吴克明;王平杰;;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家庭;;我国“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的理论阐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王克强;;城镇化过程中郊区集体土地资产化运作与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5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师东晖;东梅;韩学雨;;贫困地区农民工技术培训调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周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建胜;转型农民的大众媒介使用[D];南京大学;2012年
5 毛隽;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蒋永雷;区域产业转移形态及其对港口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冉巧玲;我国“农二代”市民化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伍颖;集镇承接“农转城”的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营营;重庆高校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永利;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田喜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障碍与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9 习芳;农民工流动与和谐社区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章艳;城市房地产价格非理性演绎的正反馈交易传导机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郑志国;;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3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年05期
4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张利军,郭敏;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种代表性观点[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04期
6 西尔维·德姆希尔;马克·格甘特;李贵苍;;农民工是中国城市的二等工人吗?——一种相关的数学解析模型[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8期
7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8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9 唐根年;徐维祥;贾临宇;北岛滋;郑吉昌;;中国农民市民化经济门槛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地理;2006年01期
10 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恒新;安其心;;彻底拆除户籍藩篱,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平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2 郭建玉;;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思路——对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的解读[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蓝若;公共交通:市民化交通[J];安全与健康;2002年24期
4 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5 郭秀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路径探析——基于城市人口管理创新视角[J];中州学刊;2008年04期
6 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7 周德魁;;对我国户籍改革政策的反思[J];农业经济;2008年04期
8 ;农民工的户籍与市民化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杭州(我们);2011年04期
9 ;论点摘编[J];公安研究;2008年06期
10 张真理;;首都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与规模调控[J];北京观察;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青;杭州外来人口市民化管理试点开始实施[N];农民日报;2003年
2 通讯员 李坚 记者 朱海兵 实习生 金露;杭州对外来人口实行市民化管理[N];浙江日报;2003年
3 吴海卫;南通推行外来人口市民化亲情化管理[N];人民公安报;2003年
4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申兵;“十二五”时期如何促进农民工市民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刘太福;让流动人口找到“在家的感觉”[N];工人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任琦;石桥之变[N];浙江日报;2003年
7 林建国 唐群英 吴云汉;让流动人口享市民化待遇[N];湄洲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苗丰俊 通讯员 马守银;肃州:亲情化服务 市民化管理[N];甘肃法制报;2011年
9 李 林 本报记者 苏 宏;沈阳市对流动人口实行市民化管理[N];辽宁日报;2004年
10 黄圣达邋王中波;厦门拟改暂住证为居住证[N];厦门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松松;户籍制度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芬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农民工市民化[D];华侨大学;2011年
3 仝晗笑;户籍制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彭黎明;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道德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军;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目标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6 熊明;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刘春鑫;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周红梅;日常生活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亚楠;我国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中的户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杨佳思;我国户籍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0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