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的研究范式
本文关键词:犯罪学的研究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犯罪学要走出理论困境 ,必须构建科学的犯罪学研究范式。对研究范式的理解应从变量等级、分析轴、经验与思辨、理论框架四个方面的概念入手 ,通过对其的具体阐述 ,可以揭示犯罪学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研究进路。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关键词】: 犯罪学 研究范式 分析轴 变量等级 理论框架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从社会思想史的发展过程来看 ,一种新社会学理论的产生往往是社会变迁和社会不安定的结果。〔 1〕 19世纪欧洲现代犯罪学的兴起以及当代美国犯罪学的繁荣 ,无不以当时社会变迁中犯罪现象的凸显为背景。现实呼唤理论 ,理论服务现实。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犯罪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2 王牧;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J];政法学刊;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倩云;;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玲;浅谈犯罪学研究的价值[J];政治与法律;1998年05期
2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J];人民检察;2004年09期
3 张小虎;犯罪学的研究范式[J];法学研究;2001年05期
4 邱国j;我国犯罪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犯罪研究;1999年01期
5 康树华;犯罪·犯罪学──在《当代中国治理犯罪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宋浩波;论犯罪的研究角度及犯罪学的学科性质[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李春林;从侦查实践角度看犯罪本体论问题[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8 陈晖;试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王牧;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J];法学研究;1998年05期
10 戴宜生;面临挑战 首重实证——世纪之交时对犯罪理论研究的期望[J];公安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日兴;;犯罪制图(Crime Mapping):概念、现状与趋势[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立花;张妍萃;侯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叶景山;;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犯罪[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颐;王小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刘贵萍;;对贵阳市拐卖儿童犯罪的犯罪学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加入WTO后犯罪变化和对策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军;;网络时代如何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的犯罪[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甄杰;;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佟宇帆;;云南省土沉香保护探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W珍;;m銮嗌倌昱苑缸锏膕䌷纻\ 策[A];青少年偏差行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春荣;银监会加重打击银行业犯罪[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邱爽邋张红;劳动争议为何引发犯罪[N];北京日报;2007年
3 刘培;“恶搞”是对文化的犯罪?[N];解放日报;2007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05级 张媛媛;从犯罪学的角度看严打[N];驻马店日报;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赵宝成;校园袭击案的犯罪学分析[N];检察日报;2010年
6 记者 魏存武 何静;8类犯罪是侦破重点[N];兰州日报;2005年
7 齐玄江;浪费是极大的犯罪[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王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亚洲犯罪学学会副主席;犯罪学的方法论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罗柳军;取回自己de车竟是犯罪?[N];九江日报;2005年
10 徐叶;醉酒伤人也犯罪[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连生;价格违法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石泉;竞技体育刑法制约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雨;论受贿犯罪及其侦查[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文权;船长刑事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杨志芳;身份与共同犯罪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翟旗;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马勇;论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曹丹;试论我国计算机犯罪及立法完善[D];苏州大学;2003年
8 刘杰;我国刑法中的典型包庇犯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王太奇;论轻微犯罪刑事政策的适用[D];郑州大学;2004年
10 赵能文;我国挪用犯罪理发评析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本文关键词:犯罪学的研究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1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