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搜查理由及其证明标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6:10

  本文关键词:搜查理由及其证明标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搜查作为对权利人“基本权利之侵犯”行为 ,国外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法律在确定司法令状予以节制门槛后 ,仍难以避免搜查权力过度张扬而克扣、缩减个人正当权利 ,于是确立了搜查理由作为第二门槛 ,对此的证明标准因犯罪严重程度、搜查对象保护程度、搜查时间不同、被搜查权利人阻碍等差异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正时应借鉴其有益经验 ,在确立司法令状 (司法审查 )的框架内 ,针对搜查的不同情况 ,规定相应的搜查理由及其证明标准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搜查 司法令状 搜查理由 证明标准
【分类号】:D918;D915.3
【正文快照】: 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为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犯罪证据或犯罪人的其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索、查看的一种强制处分行为。它包括经权利人同意后的任意搜查和侦查机关经批准或紧急情况依职权的强制搜查。搜查是国家对权利人“基本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陈传胜;刑事再审理由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周丹军;;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彭凤莲;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立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田中臣,赵银芳;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田晓辉,巴信勇;论非法证据的效力及建立排除规则的构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李虹;;两大法系有关司法鉴定的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宋英辉,李哲;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10 张品泽;外国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朴英姬;;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之我见[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丽华;;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问题研究[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闵春雷;孙记;;论侦查程序中律师作用的现实与实现[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申君贵;伍光红;;困境与出路:关于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考察与反思[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华;刑事侦查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1年

2 马成波;试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虹;浅议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蔡新文;刑事沉默权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5 刘德宏;论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司法审查[D];安徽大学;2001年

6 李宏;论侦查结构[D];安徽大学;2001年

7 史毅芳;论附带于刑事诉讼的民事诉讼[D];厦门大学;2001年

8 丁祖高;论口供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地位[D];苏州大学;2002年

9 赵勇;诱惑侦查与法治国原则[D];四川大学;2002年

10 王秋峰;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技术和测谎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操宏均;胡西泽;;证券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2期

2 黄昊;;浅谈两个《规定》及其侦查价值与影响[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晓生;施建松;;论法医鉴定结论的属性和证据效力[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柏启传;“五个意识”提高命案办案质量[N];人民公安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春霞;借助联席会议克服“打拐”难题[N];中国妇女报;2009年

3 中国海监总队 侯登华 宋 霞;认定案件事实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5年

4 通讯员 姜海燕 冯玉;金坛开辟化解矛盾绿色通道[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余剑 张金玉;如何认定毒品犯罪中“贩卖目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记者 尤莉 通讯员 周斌伟 邹巍;苏州“零口供”锁定嫌犯196名[N];江苏法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斌伟 通讯员 邹巍;让证据开口说话 突破“零口供”案件[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陈爱和 张旺;测谎结论:破案还可以,断案有点悬[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如超;同一认定鉴定结论标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潘冬;侦查终结若干问题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搜查理由及其证明标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18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