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17-04-24 20:07

  本文关键词: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我国现行的户口政策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为加快这方面工作的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哈利斯 —托塔罗模型 户籍制度 劳动力转移
【分类号】:D631.42;F249.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哈利斯—托塔罗(Harris-Todaro)在1970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中,将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的焦点放在工业部门的失业上。即在一个由工业部门(或称为城市部门)和农业部门组成的二元结构的经济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在政策上设定最低工资线等),使工业部门的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国才;新一轮宏观调控与“三农”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桂荣;付兆刚;;统筹城乡发展 繁荣县域经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4 李中东;李东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及其理论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芳;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三大制度因素及其变革设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6 何根海,陈发奎;我国全面粮食直接补贴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7 卢向虎,张正河;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5年05期

8 潘勇辉;;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初探[J];调研世界;2006年01期

9 卢向虎;孙邦群;;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产权关系导致的新矛盾[J];调研世界;2006年02期

10 邵明伟,郭璐;财政支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J];甘肃农业;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卢光明;基于纠纷管理的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组织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翟照艳;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陈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夏春萍;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肖树忠;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雷玉明;关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10 陆建康;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琳;影响农民收入的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徐大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功效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宇昕;内蒙古贫困地区县域经济问题研究——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宁新田;“圈地现象”的实证分析与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雅静;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省农民增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潘杰;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邓蒙芝;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马跃;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制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玉民;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万源;;基于劳动力转移的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2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部课题组;郑杨;刘明志;顾铭德;白当伟;王晟;傅勇;宋诚;;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判断、趋势及对策(一)[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6期

3 盛婉玉;;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协调互动[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郭剑雄;;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翟雅娟;;劳动保障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城乡统筹就业的促进[J];中国就业;2007年02期

6 何元超;代燕;闫海燕;;新疆兵团扩大就业研究[J];中国农垦;2011年07期

7 刘小莉;;低碳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8 虞斌;姚晓垒;;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城镇居民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16期

9 伍学林;;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张荣安;;政企联动破难题[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同先;;推进劳动力转移 实现城市人口倍增[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2 程晶蓉;;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戴庆中;周晶;;贵州省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4 刘国炳;黄大学;;区域统筹发展与我国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的合理推进[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东亮;;日本城市化加速时期的政府就业政策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谭江蓉;;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阻碍因素——以重庆市为例[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诗达;;浙江跨世纪劳动就业特点[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黄国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炜;张智敏;;有效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与实证解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兴文;影响劳动力转移三大难题亟待破解[N];哈尔滨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马国军;劳动力转移:载着农民多少梦[N];济南日报;2005年

3 特约记者 李中军;杜尔伯特劳动力转移促农增收2亿元[N];大庆日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李中军;杜尔伯特劳动力转移创收两亿余元[N];大庆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贾伶;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N];柳州日报;2008年

6 左蓝;劳动力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良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通讯员 唐晓波 张建玲;阿市劳动力转移9210人次[N];阿勒泰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刘涛;玛纳斯劳动力转移增收6000多万元[N];昌吉日报;2009年

9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陈七三;搭“人才直通车”到岛外求职[N];厦门日报;2009年

10 张永国 孝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N];孝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姚林如;产业资本形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蒲艳萍;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D];重庆大学;2006年

7 王秀芝;二元结构下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张楷弛;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09年

9 周勇;重庆市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吕彬彬;劳动力转移与中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3 翟振才;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姜仁华;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D];厦门大学;2008年

5 马翠;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红娜;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王瑞鹏;FDI对我国劳动力转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8 吴克芬;中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模式探讨[D];厦门大学;2009年

9 樊涛;农村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武治国;转轨中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24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