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执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7-09-09 16:34
本文关键词:论公安执法公信力
【摘要】:公安执法公信力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使公众信任的力量,这种信任力量的有无、强弱,对公安工作具有促进或反促进的作用。由于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强弱与公安执法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公正效率的品格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息息相关,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息息相关。又由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承担着“三大政治任务”[1]的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建设,不断密切警民关系,创造警民互信的执法环境,保障公安执法行为的高效顺利进行。 本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从处处有危险,时时在流血的“人民卫士”何以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尊重,反而在执法过程中不断遭到辱骂、撕扯的现象,引申出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问题。 第二部分,阐述了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内涵、特征、来源、构成要素和意义。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而着重分析了影响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自身原因、执法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和社会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原因,从完善立法监督制度和公安考核制度、提升警察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法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事实,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安 执法 公信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1
【目录】:
- 摘要4-7
- 引言7-9
- 一、公安执法公信力概述9-14
- (一)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基本涵义9-11
- 1. 公信力的语义解读9-10
- 2. 公信力的内涵10
- 3.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内涵10-11
- (二)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特征11-12
- 1. 公安执法公信力具有过程性11-12
- 2. 公安执法公信力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2
- 3. 公安执法公信力具有传导性和扩散性12
- (三)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来源12-13
- (四)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构成要素13
- (五)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意义13-14
- 二、公安执法公信力缺失及其原因分析14-21
- (一) 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4-16
- 1. 腐败与执法不公14-15
- 2. 公安执法行为的低效率15
- 3. 与人民群众直接对抗的经常化15
- 4. 接警后无力解决问题15-16
- 5. 执法水平不高16
- (二) 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原因16-21
- 1. 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直接原因16-19
- 2.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缺陷对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影响19-20
- 3. 公安执法公信力下降的社会因素20-21
- 三、公安机关提升执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21-28
- (一)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21-22
- (二) 回归警察职能的本真,忠实履行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消除警察万能论22
- (三) 完善立法,,促进公安执法公信力的提升22-25
- 1. 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23
- 2. 完善警察执法权益保护制度23-25
- (四) 着力提升警察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公安民警执法办案的能力25
- 1. 坚持“三个必训”制度25
- 2. 建立民警每年必训制度25
- (五) 积极增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25-26
- (六) 建立科学的公安绩效考核制度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蕾;;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之探索[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821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82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