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2:21
本文关键词: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研究
【摘要】:鉴定结论作为人类对物证的科学解读,在现今事实认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鉴定行为缺少标准化规范,庭审中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审查和采信程序缺失,需要完善质证程序。质证程序对于当事人、鉴定人、事实认定者,以及提高鉴定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质证程序的完善包括四个方面:保障质证主体质证权的实现;规范质证具体内容,让诉讼各方有章可循;强化质证方式的非书面性,鼓励诉讼各方出庭当面对质;更多关注质证的有效性,注重审前准备阶段聘请专家参与应诉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关键词】: 鉴定结论 质证 有效性
【基金】:吉林师范大学校级项目“鉴定结论质证程序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师硕2010029
【分类号】:D918.9
【正文快照】: 鉴定结论作为人类对物证的科学解读,在现今事实认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鉴定行为和鉴定过程缺少规范,庭审中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审查和采信程序缺失,急需完善质证程序。正如富勒所言,“法律的完善,主要取决于它用来实现其目的的程序”。[1](p203)鉴定结论在庭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芳;;关于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J];前沿;2011年14期
2 首云翠;;单方鉴定结论采信问题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3 尼玛;;浅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尼玛曲珍;;浅谈刑事侦查中的鉴定程序[J];西藏科技;2011年08期
5 郁晓明;朱奕;蔡同镛;;关于知识产权技术鉴定的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6 陈镇国;郝涛;李珊;;《司法鉴定之惑》专题报道之二 两起刑案鉴定背后的真相[J];民主与法制;2011年11期
7 王桂s,
本文编号:929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2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