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北京市养老服务供需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20:03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养老服务供需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方式选择 养老服务供给 养老服务模式


【摘要】:随着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北京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虽然北京市已经在养老服务的发展上做出了众多努力,但是由于养老服务发展起步晚,老年人口增长快等原因,依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际走访法,在需求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北京市养老服务的现状,找到北京市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基于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出发展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并且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老年人的潜在需求巨大,但受到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的影响,很多需求尚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子女养老作为老年人主要的养老资源,已然面临供养不足的困境;社区及居家养老作为北京市养老服务的重要部分,面临服务内容欠缺、需求和供给脱节、资源受限、服务人员规模素质不足、监督和激励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的问题;机构养老作为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面临着供不应求但资源利用率低、医疗精神服务不足、失能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老年人需求构建出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八种养老模式,并指出社区+居家的养老模式应当通过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加大宣传教育以消除需求供给断层现象,通过开拓资源和发掘人才以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建立监督激励机制;机构养老模式应当通过加快建设和提供资源利用率以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通过提高医养水平以解决失能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疗精神需求。
【关键词】: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方式选择 养老服务供给 养老服务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0-12
  • 1.3.1 研究思路10-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2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12-20
  • 2.1 基础理论12-14
  • 2.1.1 需要理论12-13
  • 2.1.2 社会支持理论13
  • 2.1.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13-14
  • 2.2 研究综述14-20
  • 2.2.1 国外研究14-16
  • 2.2.2 国内研究16-18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8-20
  • 3 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服务意愿分析20-47
  • 3.1 调查数据说明20-23
  • 3.1.1 调查方案与数据采集20-21
  • 3.1.2 被访者社会属性说明21-23
  • 3.2 养老服务需求分析23-36
  • 3.2.1 生活需求23-27
  • 3.2.2 医疗需求27-29
  • 3.2.3 精神需求29-32
  • 3.2.4 娱乐和社会参与需求32-34
  • 3.2.5 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34-36
  • 3.3 养老方式偏好36-43
  • 3.3.1 养老方式偏好情况36-40
  • 3.3.2 养老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40-43
  • 3.4 有效需求43-45
  • 3.4.1 收入状况43-45
  • 3.4.2 消费倾向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4 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情况47-62
  • 4.1 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现状47-56
  • 4.1.1 子女养老现状48-50
  • 4.1.2 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现状50-55
  • 4.1.3 机构养老服务现状55-56
  • 4.2 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及原因分析56-61
  • 4.2.1 子女养老的困境56
  • 4.2.2 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6-59
  • 4.2.3 机构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9-61
  • 4.3 本章小结61-62
  • 5 基于老年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构建62-71
  • 5.1 社区+居家的养老模式63-67
  • 5.1.1 拓展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63-65
  • 5.1.2 加大宣传教育,消除需求和供给的断层现象65
  • 5.1.3 开拓养老资源,提高养老服务服务质量65-66
  • 5.1.4 改善组织体系,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66-67
  • 5.2 机构养老模式67-71
  • 5.2.1 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67-68
  • 5.2.2 提高医养水平,解决失能老人养老的供需矛盾68-69
  • 5.2.3 提高专业化水平,满足老年人医疗和精神需求69-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A75-79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1
  • 学位论文数据集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岩;王蕾;;我国城市居民养老方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2 林明鲜;刘永策;赵瑞芳;;烟台市老人的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的变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22期

3 张顺圆;应婒;;在校大学生对养老方式的预期态度初探——以武汉市六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7期

4 杜艳辉;刘婷;;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9期

5 于涛;;老年人养老方式需求调查与分析——以淄博市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韩静;吴清;;城市居民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7 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J];学海;1994年06期

8 王世斌;申群喜;连茜平;;教育回报视角下农村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靳宝石;张力杰;;我国农村养老方式转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11期

10 赵彤;;浅谈新农村养老方式的问题及出路分析[J];青春岁月;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羡;;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城市的养老方式[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谭小林;汪波;周建初;曹国兴;蒋国庆;赵科;文晏;罗英茂;陈非;廖春梅;程雪;;重庆市城乡养老方式及养老满意度的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吴来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谭小林;汪波;周建初;曹国兴;蒋国庆;赵科;文晏;罗英茂;陈非;廖春梅;程雪;;重庆市城乡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廉玺;;“新型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 千阳县农村养老方式快速转变[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4期(总第88期)[C];2011年

6 ;农村养老方式的探讨[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C];2010年

7 朱述民;;养老方式养老负担养老推动[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晓理;;中国养老保障改革方向与政策建议[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9 吴醒黎;;从郝麦收现象看中国养老走向[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朱崇泽;;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走向[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平原;居家养老:养老方式新选择[N];太原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丽;城乡不同养老方式凸显同一困局[N];法制日报;2013年

3 林来生;选择养老方式应遵循的原则[N];中国老年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现代养老方式将逐步走向智能化[N];中国改革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马贺 刘巍;你会选择怎样养老方式[N];吉林日报;2013年

6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尹志刚;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探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杨丽红 韩磊;收入水平对人们养老方式影响大[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养老方式应引入更多创新元素[N];经济日报;2012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姜向群;论养老方式的转变趋势[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魏晓燕;“异地养老”:最时尚的养老方式[N];中国社会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晓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宗蕊;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与孝道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栋;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罗赳;农村养老方式及选择行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周建富;大庆市养老方式的调查及医养康复模式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5年

6 杨琦;农村养老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7 张晓亚;北京市养老服务供需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李鑫;转型期西部农村养老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晓丽;我国城乡养老方式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彭婕;对农村拆迁地区养老方式变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0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50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