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规律性特征——兼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理论自省
发布时间:2017-10-23 22:2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规律性特征——兼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理论自省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塑造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历史生动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规律;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连续性规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律。当前,理论研究要改变落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状况,必须进行深刻的自省:研究重心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移;思维方法要凸显建设性思维;对中国"精神"的时代位置有充分自信。
【作者单位】: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近百年推进和多个阶段的接力发展,已形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审视、梳理这段生动的历史,揭示和把脉其历史意义及规律性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推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持续发展,甚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开淇;;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与历程研究》评介[J];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2 毕晓翠;;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创新规律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085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8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