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06 23:19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后现代性 现代性 双重情境
【摘要】:纵观20世纪中叶以来的思想洪流,现代与后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矛盾建构了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脉,它们是21世纪的思想界无法回避的议题和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基本领域的争议与对话展现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思想空间,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双重情境,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后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面临的"二论背反"的难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性研究的需要,更是其理论自身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MZ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在20世纪末的一场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德里达提出过这样一种深邃的见解,即一个理论体系或理论构架能够不断地涌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够虚心接受批判,勇于改进自身,让自身的未来处于开放状态。[1]41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浪潮是当今学界难以回避的一种理论议题,这也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奇平;;改革开放的后现代性[J];互联网周刊;2009年01期
2 李凡;;现代性视域下生态社会的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3 郁建兴,刘大志;治理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周宪;后现代与知识分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王岳川;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J];唯实;1998年Z1期
6 高中建;;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之路——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我国的发展路向[J];领导科学;2011年20期
7 胡伟;;如何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J];探索与争鸣;2014年07期
8 夏兴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探讨;2009年04期
9 ;2010年10月(中)学术推介[J];领导科学;2010年29期
10 赵[,
本文编号:1149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4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