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
发布时间:2017-11-08 23:34
本文关键词: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
【摘要】:中国转型秩序的形成不仅仅是制度供给问题,也是国家在转型时期的特殊角色和职能界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寻求实现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和维持稳定的双重治理目标,这需要同时承担作为现代政府和国家资本的双重角色。为此而进行的治理结构调整的特征表现为:对市场让权,但保留政府定价权;对地方放权,但保留中心工作权;对社会确权,但保留组织准入权。这一"准分权治理结构"在机制层面引发的外部性表现为:集体福利机制消散、日常生活安全机制缺失和政府市场获利机制构建。这可能会影响政府职能的工具化和公共权力的资本化,并由此产生社会权利分配失衡、财富分配失衡与风险分配失衡,即社会不稳定。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13&ZD041)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一、中国不稳定事件的特质与相关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的变迁与变革通常被称为中国转型,这一过程始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近年来,由于此过程中不断涌现的,被政府、媒体、学界共同关注的各类不稳定事件,(1)中国也被认为面临着严峻 的转型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11年10期
2 彭江华;;当下中国改革的制度逻辑[J];人民论坛;2010年23期
3 邓锁;;双重制度逻辑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一个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解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道勇;;失地农民“问题化”的制度逻辑及对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周晓夏;林小青;;多重逻辑下的制度:以1743年直隶救荒制度为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6 王诗宗;宋程成;;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7 钟丽娟;;我国人大职权设置的制度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兵;张涛;;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之制度逻辑[A];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第十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高级合伙人 李季先;打击证券违规 期待双向制度设计[N];证券时报;2013年
2 彭兴庭;月薪与欠薪[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陈U,
本文编号:1159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593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