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斯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博克斯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公民治理 公民治理模型 角色转变 委员会
【摘要】:在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中,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将民众排斥在政策议程之外。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对政府在基层社区的管理越来越不满意,渴望掌握社区管理的权力。因此,公民主导型的社区将会成为21世纪社区治理的趋势。博克斯作为公民治理的典型代表,在特定的价值基础和指导原则之上,他提出了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社区公民治理理论主张构建公民治理模型,在该模型中涉及的参与者有三种,分别是公民、政府代议者、公共职业者。他们三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公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导者,政府代议者和公共职业者不再是社区的掌控者,而是社区治理的辅助者。在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除了社区参与者角色转变之外,博克斯还主张创设组织结构,设立不同的委员会,包括公民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分别承担着不同责任和履行不同的职能,公民委员会由公民组成,负责社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社区事务的管理,向公民委员会提供政策议题,协助公民委员会治理社区。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博克斯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社区治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分析研究了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并提出该理论对我国社区治理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茉蓉;;从新公共管理走向新公民治理[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2 徐君;;公民治理理论析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玉华;;论我国“公民治理”现状与发展——透过“景洲现象”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10期
4 马长山;;本期视点:公民社会与公民治理[J];求是学刊;2009年01期
5 蒋文能;王国红;;公民治理失败风险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李娜;曾维和;;从公民参与到公民治理——公众崛起时代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创新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曾莉;;公共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性审视——基于公民治理理论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8 李艳霞;;论转型期中国公民治理的社会基础——以公民资格为视角[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07年00期
9 李艳霞;;转型期中国公民治理的主体性制约因素分析[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10 徐君;;公民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街政改革的启示[J];学海;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雄伟;英国公民治理的形与实[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丹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及其调适[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东玲;服务型政府建设视域下的公民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袁清华;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巩臻真;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郭洪涛;博克斯社区公民治理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李琴;公共治理的双轨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吴菲;博克斯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张雪;公民治理理论视角下居委会角色的调整及重塑[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0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