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性与异质性:英国学派双重国际社会生成逻辑
本文关键词:同质性与异质性:英国学派双重国际社会生成逻辑
【摘要】:国际社会是英国学派的核心议题之一。迄今为止,英国学派已经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对国际社会展开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本文通过考察英国学派两波地区国际社会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英国学派内部存在的双重国际社会生成逻辑,即全球国际社会生成逻辑和地区国际社会生成逻辑。前者强调国际社会全球层次和地区层次的同质性;后者则强调国际社会两个层次的异质性。英国学派双重国际社会生成逻辑描绘了一幅更为清晰完整的国际社会图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燕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欧洲的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中欧学术对话”(项目号:13JJD810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1第一代英国学派代表人物查尔斯·曼宁(Charles Manning)和马丁·怀特(Martin Wight)将“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混用,奠定了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研究的“话语”基础;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则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进行了区分,并就“国际社会”的构成要素、秩序和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鹏;;英国学派的自我构建及其问题[J];欧洲研究;2006年05期
2 唐小松;黄忠;;英国学派安全思想探微[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3 任东波;;欧洲经验与世界历史:英国学派的封闭性与开放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张乃和;;英国学派与国际会议史研究[J];史学集刊;2012年06期
5 郭树勇;英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变[J];欧洲研究;2004年05期
6 方长平;英国学派与主流建构主义:一种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12期
7 唐小松;英国学派的发展、贡献和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7期
8 王存刚;可借鉴的和应批判的——关于研究和学习英国学派的思考[J];欧洲研究;2005年04期
9 陈菲;;英国学派与欧洲一体化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12期
10 章前明;;英国学派的方法论立场及其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探求“英国学派”及国际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系 柳思思;巴瑞·布赞对英国学派的重要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宫秀川;西方误读中国的根源[N];学习时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袁正清;规范研究应突破单向的线性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D];外交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忠;英国学派的理论与实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陈志强;巴里·布赞英国学派结构理论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3 陈洪桥;论英国学派方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商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与国际社会学说[D];外交学院;2002年
5 桑修成;巴里·布赞的国际体系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伟强;建构主义的理论融合及其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6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1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