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02:15

  本文关键词: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治理现代化 城市社区 合作治理 运行机制 风险规避机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化的社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从粗放式、行政式向精细化、自主式社会治理转型。我国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虽然我国很多城市社区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了上海模式、青岛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但归纳起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行政型社区治理模式。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城市社区治理理念陈旧、治理方式行政化倾向严重、治理主体单一、社会组织治理能力不足、社区整合资源能力差、社区居民弱参与。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束缚、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薄弱、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是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发现原因后,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国外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都为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本文运用合作治理理论,将合作理论机制引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机制: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平等合作,共同治理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这种合作机制的构建,一方面需要构建运行机制:即转换城市社区治理理念,构建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社区资源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城市社区合作治理风险规避机制:即充分完善竞争市场的信息,明确社区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信任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机制的构建,既可以为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又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刚;;关于我国教育现代化背景的思考[J];求实;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学达;;现代化背景下的科学发展动力评价问题[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雷;;“和谐世界”理念——中国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理性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鲁平;现代化背景下的风格塑造[N];文艺报;2014年

2 李明宇;“贩毒养老”与“洗脚谢恩”的隐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恬;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官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王玉娜;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机制构建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3 陶勤;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宗族现象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16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16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