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战略共识,助推中拉务实合作——习主席访拉成果总结暨新《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的发布意义
本文关键词:汇聚战略共识,助推中拉务实合作——习主席访拉成果总结暨新《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的发布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中拉命运共同体 政策文件 治国理政 外交思想
【摘要】:2016年11月17-23日,习主席出访拉美三国并出席APEC领导人第24次非正式会议,深化中拉务实合作,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丰硕成果。此次访拉进一步完善了中拉合作布局,开启了双边关系新阶段,实现了中拉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推动了中拉合作换挡提速,提升了中拉人文交流,拉近了中拉人民心灵的距离。新的《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于11月24日发布。该政策文件通过提升精神实质和具体举措等一系列发展对拉关系的新主张和新倡议,充分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对拉外交成果,体现了习主席治国理政的外交思想。同时,新的政策文件包含政治、学术、企业、媒体等各个领域在对拉关系中发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甚至新设想、新思路以及新经验,对未来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分类号】:D822.373
【正文快照】: 2016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习主席访拉成果暨新《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总结和分析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期间的重要成果,深入理解中国对拉美政策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凝聚学术界和相关企业、智库的行动共识。一习近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泳仁;;传统文化和周恩来的外交思想[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易锐;;刘彦外交思想述略[J];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侯德彤;论洋务派外交思想的近代意识[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吴小卫;论新时期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新特点[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3期
5 李颖;孙中山对日本外交思想发展变化述评[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4期
6 高艳萍;简析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历程及其时代意义[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金宝丽;周恩来“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8 王立荣;谈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的转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范炳良,张桂珍;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J];理论学习;2001年03期
10 唐兴铨;邓小平外交思想初探[J];学习论坛;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洪;;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与风格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2 宋晓维;傅广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李跃华;;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孙洁琬;;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辉;;论邓小平的睦邻外交思想与实践[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顾明道;黄武秋;;弘扬周恩来和平发展外交思想 促进地方对外友好交往[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李宏;张桂珍;;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8 于洪君;;邓小平外交思想不断开拓对外工作新局面[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9 刘晓艳;许冠亭;;试论邓小平人民外交思想的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莉菲;石源华;;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承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邓小平外交思想在继承中开新篇[N];解放日报;2014年
2 任海滨;民国对日外交思想研究的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吕莎;为中国崛起提供外交思想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杨成绪;邓小平外交思想浅议[N];光明日报;2004年
5 刘华秋;指导新时期对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N];人民日报;2000年
6 戴严;邓小平外交思想与中非关系(上)[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刘积高;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丰富和发展[N];经理日报;2004年
8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姜安;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历史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朴仁淑;儒家外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2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常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经济外交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任文峰;木户幸一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云筝;宋代外交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佳佳;吴仪经济外交思想与实践初探[D];广西大学;2013年
2 张永利;胡惟德使外期间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方芳;毛泽东外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郭丹;毛泽东、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慧燕;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雪;邓小平外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郝荣;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温娟;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外交思想的哲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9 槐克腾;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常辉;抗战时期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18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1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