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道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赈济研究
本文关键词: 嘉道时期 贵州 民族地区 赈济 出处:《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清朝的嘉庆道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移民与流民纷纷进入贵州,农业垦殖活动从平原地带向山区、半山区扩展,商品贸易的扩大,采矿业的兴盛等都使得贵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王朝日趋衰败的大背景及战乱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贵州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不断,社会弱势群体的增多等问题,对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的很多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赈济,即赈灾和救济之意。本文的赈灾主要讲述自然灾害与人祸灾害,救济主要介绍了对贵州孤儿、寡妇和老弱贫民等弱势群体的关注,政府并为之设立专门的机构。本文试从嘉庆道光这一历史时段,着眼于贵州的赈济活动,并通过叙述赈灾的过程及社会救济机构的产生对贵州社会的影响,希望借此来看待当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清嘉道时期贵州的社会概貌、社会问题及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影响,社会概貌主要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频发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社会问题主要讲述了土地兼并严重、移民与流民大量涌入贵州、“夷”汉之间的矛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增多;对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社会生产与物价上涨、社会稳定与民族矛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阐明社会问题对贵州社会的影响。第二章,是全文论述的重点,突出“赈济”中的“赈”,即赈灾。讲述了赈灾的措施、仓储的设立、赈灾粮食和资金的来源。赈灾的措施主要从封建统治者下达的谕令角度出发,根据赈灾的不同阶段采取的先赈、大赈与加赈等方式,并讲述了蠲缓和鼓励贩运与借贷这几种措施;仓储的设立主要从常平仓、义仓和社仓设立的背景及对赈灾的功能,并简述了仓储制度的衰落;赈灾粮食主要是各种仓储及异地调拨和购买粮食的方式获得赈灾粮食,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养廉银和捐纳银。通过本章的介绍,使我们对清代嘉道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赈灾活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三章,重点突出“赈济”中的“济”,即救济。讲述了“济”的主要对象及成立机构,分别是:为孤儿而设的及幼堂、为寡妇而设的尚节堂、为老弱贫民而设的养济院,并分析了社会救济机构的特点及制约因素。通过介绍这些机构的成立原因、救济对象、资金来源及内部管理等内容,说明了清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济与关注。社会救济机构的特点主要是以民间力量救济为主、救济机构的广泛性、救济方式从“养”到“教”的转变及救济的任务主要是为了宣扬正统的文化价值观,教化才是封建统治者的最终目的。其制约因素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能力与吏治的好坏。第四章,论述了赈济活动对贵州社会的影响与启示,其影响赈济效果的因素财政收入的多寡、官员是否实心办赈、仓储的丰盈、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赈济取得的积极影响只要是挽救灾民生命、维护了社会再生产的进行、缓和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赈济活动的特点是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救灾措施制度化、救灾资金支出庞大、立法严格,奖惩分明、救济水平的有限。对现今社会的启示为把赈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注重发挥经济手段、救济要落到实处、加强对灾害救济的监督与管理、对于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与有序发展要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嘉道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赈济活动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清政府实行赈济活动的优缺点,对现今我国救灾与社会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培吉;后来崛起的嘉道理家族——上海犹太人研究之六[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赵亮;;清嘉道时期中低级武职官员侵贪案初探[J];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03期
3 陈其泰;;嘉道学术的奇葩——龚自珍、魏源的学术风格[J];刊授党校;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幨行健;;嘉道之际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郑玄活动[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宋振峰;沙漠边缘播绿人[N];甘肃日报;2007年
2 汪云;Legato渠道整改[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杨恒 宋振峰;老人和绿色[N];甘肃日报;2005年
4 朱浒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小冰期降临: 1791-1850年中国环境恶化趋势与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李细珠;传统学术资源与嘉道经世思潮勃兴[N];光明日报;2006年
6 晓广;美国嘉道系统公司推出新品[N];国际商报;2003年
7 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 李剑;嘉道寒士沈W毜摹熬馈崩硐牒屠Ь砙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基凤;清嘉道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赈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
2 马红杰;嘉道时期归化城的工商业[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吴娟;清朝嘉道时期倡行节俭国策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姚佳琳;清嘉道时期云南灾荒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刘洪洋;嘉道时期皖北地区灾荒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鲍海勇;清嘉道时期的南亚政策[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D];暨南大学;2002年
8 王舜祥;道学之间:嘉道学术与士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洁;屡禁不止:清代妇女入庙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褚宏霞;桐城派与嘉道时期的理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2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9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