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二十国集团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5 06:08

  本文关键词: 二十国集团 合作治理 有效性 反避税 全球能源治理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二十国集团(G20)的治理活动已扩展至经济、金融、反避税、能源等多个议题领域。在不同的议题领域,G20表现出不同的治理有效性。作为一项非正式机制,G20需要在具体议题领域通过与其他国际机制合作来开展治理。相关协议是否得到遵守和执行以及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可以作为衡量治理有效性的两条标准,而G20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由以下两个关键因素决定:由中间方在相关议题领域的中心地位、问责能力、物质资源、专业技能、与目标行为体的联系构成的合作机制的治理能力以及G20对该机制的影响力。这一假设在国际反避税合作和全球能源治理两个议题领域的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在反避税案例中,G20拥有能力较强的中间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并且G20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较大影响力,因此国际反避税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能源治理案例中,全球能源治理机制高度碎片化,没有任何能源机制处于中心地位,并且G20对合作伙伴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使G20在能源议题领域开展的治理行动基本无效。
[Abstract]:The governance activities of the Group of 20 (G20) have expanded to include economic, financial and anti-tax avoidance activities. As an informal mechanism, the G20 needs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to develop governance in specific subject areas. The question of compliance and enforcement and whether the problem has been resolved can be used as two criteria for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20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odel is determined by the following two key factors: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intermediary in the relevant subject area, accountability, material resources,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constituted by linkages with target 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G20 on it. This assumption has been tested in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anti-tax cooperation and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 In tax avoidance cases, the G20 has a strong middle party,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G20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o international anti-tax avoidance governanc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case of energy governance, the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highly fragmented, and no energy mechanism is at the centre. And the G20's limited influence on partners largely invalidates G20 governance actions on energy issues.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2014年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与国际制度建制及改制研究”(项目编号:SG14030) 2015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项目“倡议与塑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新角色研究”(项目编号:151093) 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5YZD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默如;;反避税规则融入增值税立法:国家经验与中国前景[J];东南学术;2016年06期

2 刘宏松;项南月;;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述评[J];国际观察;2016年05期

3 刘宏松;项南月;;二十国集团与全球能源治理[J];国际观察;2015年06期

4 黄海峰;李鲜;;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现状[J];生态经济;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南月;刘宏松;;二十国集团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06期

2 刘志中;崔日明;;全球贸易治理机制演进与中国的角色变迁[J];经济学家;2017年06期

3 贺丹;张许颖;黄匡时;;二十国集团的人口与经济版图研究[J];西北人口;2017年03期

4 刘明明;李佳奕;;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中国的视角[J];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09期

5 刘宏松;项南月;;二十国集团与全球能源治理[J];国际观察;2015年06期

6 许国栋;马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5年05期

7 刘晟;聂立平;;浅谈清洁能源建设项目融资风险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3期

8 张美丽;毛勇;张志敏;李飞;王燕;邓媛;;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9 王立云;;碳经济潮流下的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道路[J];北方经贸;2013年11期

10 王立云;;我国清洁能源行业融资市场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思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默如;;美国税法中裁定规则的应用及启示[J];国际税收;2016年04期

2 韦进深;;中国能源安全国际议程设置路径探析[J];国际展望;2015年04期

3 张海冰;;试析G20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J];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7期

4 罗英杰;;全球能源治理:发展、动因与前景[J];国际论坛;2014年03期

5 刘宏松;;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兼论中国在议程塑造中的外交作为[J];国际展望;2014年02期

6 黄海峰;李鲜;;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现状[J];生态经济;2012年05期

7 叶玉;;全球能源治理:结构、挑战及走向[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8期

8 朱杰进;;非正式性与G20机制未来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0:世界关注的十大悬念[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3期

2 萧舒;宫玉萍;;三次峰会后看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前景[J];当代世界;2009年11期

3 张茂荣;;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J];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07期

4 陈素权;;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10期

5 ;时政要览[J];兵团建设;2012年12期

6 崔天凯;;全面理解和贯彻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J];国际展望;2013年02期

7 约翰·科顿;;二十国集团治理的成长——一个全球化了的世界使然[J];国际展望;2013年05期

8 张茂荣;;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J];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09期

9 刘宗义;;二十国集团的角色转型与法国戛纳峰会展望[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10 陈凤英;;对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新阶段的战略思考[J];当代世界;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玉;;二十国集团峰会盘点:机制、议题与成员互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洪;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举行首次协调人会议[N];人民日报;2009年

2 ;胡锦涛《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N];人民日报;2010年

3 特派记者 夏晓阳 卢山;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闭幕[N];文汇报;2010年

4 徐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把脉经济会诊金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记者 吴绮敏 莽九晨;中方评价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积极成果[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二十国集团峰会在争吵中前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贾秀东;二十国集团启动“贸易协调”[N];人民日报;2012年

8 姜红;用全球经济委员会取代二十国集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钟声;合力推动二十国集团转型[N];人民日报;2013年

10 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张其佐;二十国集团峰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敏;二十国集团对中国能源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2 侯琳;二十国集团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王彤;二十国集团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张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进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夏馨;全球治理框架中的二十国集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白亮;二十国集团对国际秩序的变革[D];辽宁大学;2012年

7 陈小s,

本文编号:153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3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