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全球治理与战略互信”笔谈

发布时间:2018-03-18 00:26

  本文选题:战略互信 切入点:全球治理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编者按: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2017年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战略论坛学术研讨会聚焦"全球治理与战略互信",展开深入研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认为,作为新型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建设性方案,"中国方
[Abstract]:Editor's note: 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promo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wards a more open, inclusive, inclusive, balanced and win-win direction. Strategic mutual trust is the basis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The greater the level of mutual trust, In May 27th 2017, the second China Strategy Forum, jointly sponsored by China Social Sciences Magazine and Tongji University, focused on "Global Governance and Strategic Mutual Trust" and conducted in-depth discussions. Wu Xiaoming, a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Studies, believes that. As a constructive solution to the new world ord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Chinese side
【分类号】:D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波;;中俄战略互信不止惠及双方[J];南风窗;2006年07期

2 刘庆;;“战略互信”概念辨析[J];国际论坛;2008年01期

3 刘庆;;前提 目标 途径——增进中日战略互信的若干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赵磊;;中美战略互信建设——要素、思路与原则[J];新远见;2009年07期

5 牛新春;;中美战略互信:概念、问题及挑战[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3期

6 吴嘉蓉;;论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7 庆幸;;国内关于中美战略互信问题的研究综述[J];求知;2010年12期

8 张文宗;;关于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的思考[J];当代世界;2011年02期

9 林薇;;关于建构中美战略互信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6期

10 沈丁立;;下一个十年:培植中美战略互信[J];社会观察;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天祥;;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霸权如何起作用[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2 赵隆;;全球治理的理念认知与模式更新[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3 王明国;;全球治理机制复杂性的兴起:挑战与反应[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4 吴永辉;;全球治理中国际标准的勃兴[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贾庆国;;中国与全球治理:挑战者还是改革者?(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Byung-Hee Soh;;中国在设计新的与和谐的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许涛;;全球治理与中国战略的路径选择[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8 王义桅;;身份的冲突:为何中欧在全球治理中不够和谐[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9 盛睿;;全球治理中的中土关系[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10 Bertrand ATEBA;;非洲人看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丰丰 支林飞;严重损害中美战略互信的举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谢辛;中美磋商重在培育战略互信[N];光明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吕德胜 特约记者 田义伟;增进战略互信 共享亚太安全[N];解放军报;2012年

4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 蒯辙元;中美如何增进战略互信[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5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研究员 袁鹏;战略互信,从现在做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相蓝欣;建立互信,,中美不必一战[N];国防时报;2010年

7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 薛晨;中美领导人应超越纯粹工作关系[N];东方早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陈小莹 熊敏;中日现实抉择:构建战略互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本报记者 党建军;中美关系基于互利 尚需强化战略互信[N];广州日报;2011年

10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 刘建超;中印尼关系发展新的里程碑[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段小平;全球治理民主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唐颖;全球治理中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D];外交学院;2010年

3 涂用凯;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农寿;多元责任与制度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6 周树春;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庚成;中美战略互信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时波;论中美战略互信的构建[D];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

3 王黎;中美战略互信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冯得心;中美战略互信中的利益分层与观念结构[D];吉林大学;2015年

5 黄韬;中印关系中的战略互信研究[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2年

6 胡顺贵;认知因素对中美战略互信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7 于贵勇;试论21世纪初期中国与巴西关系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前景[D];外交学院;2008年

8 李艳;论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刘忠平;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角色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琪煜;论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7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27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