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中日战略博弈的性质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03 21:51

  本文选题:中日关系 切入点:中日战略博弈 出处:《日本学刊》2017年04期


【摘要】:中日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战略博弈"阶段。目前中日两国进行的战略博弈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战略博弈的历史定位。在两千多年中日关系史上,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出现双方实力对比关系逆转和双边格局重构,21世纪的今天中日间正在发生的则是双方实力对比关系的再逆转和双边格局的再重构,战略博弈是新旧格局交替的中间环节。二是战略博弈的方式。目前安倍政府采取的零和博弈方式,主要是通过不断扩大武装力量和把战略打击对象锁定为中国这两个过程逐步形成的。三是安倍政府采取的零和式博弈的不可持续性,因为它与世界大势、日本的国家利益和传统外交风格不符。长于审时度势的日本政府,应认清形势,回归理性,选择一条良性竞争的道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strategic game".At present, the strategic gam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game.In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reversa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bilateral pattern. Today, what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re-reversa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re-reconstruction of the bilateral pattern.The strategic game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the new and the old pattern alternately.The second is the way of strategic game.The current zero-sum game approach adopted by Abe's government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armed forces and the targeting of strategic targets for China.Third, the zero-sum game adopted by Abe's government is unsustainable, because it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world situation, Japan'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traditional diplomatic style.The Japanese government, which is good at judging the situation, should recognize the situation, return to rationality and choose a path of healthy competition.
【分类号】:D822.3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夫;中日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J];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06期

2 丛松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与中日关系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齐福霖;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4 刘德有;思考21世纪的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5 ;中日关系研究中心在京成立[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6 韦佳;关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之因素的有益探索——“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7 ;我看中日关系(二)[J];世界知识;2000年12期

8 冯昭奎;;怎样做邻居——对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思考[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9 ;我看中日关系[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10 ;我看中日关系(三)[J];世界知识;200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齐福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3 冯昭奎;;中日关系的历史拷问[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4 米庆余;;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10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德有;破解中日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红邋杨子岩;本报举办论坛研讨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敏;中日关系如何影响中日企业转型[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江玮;日本副外相访华 求解中日关系僵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宋荣华;中日关系“四十而惑”[N];广州日报;2012年

6 记者 许栋诚 杨依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记者 刘华 徐松;改善中日关系,日方须有诚意和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 吕耀东;日本:政治右倾化令中日关系摇摆[N];法制日报;2013年

9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1707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07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