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情境、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H社区为例
本文选题:安置情境 + 社区社会关系网络 ; 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受灾居民的生理、心理、生计等方面,或多或少疏漏了灾后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在鲁甸地震H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表明,由于安置情境的不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差异化的关系样态。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除了针对不同安置类型开展专业服务,进而协助建立互助关系网络与支持系统之外,还应当重视社区干预的方法,提升社区的整合性、综融性发展能力。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mainly involves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livelihood aspects of the affected residents, and more or less omits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fter the disaster.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service in H community of Ludian earthquake shows tha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resettlement situatio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network of community presents a different relationship pattern.The intervention of disaster social work should not only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esettlement, but also help to establish mutual assistance relationship networks and support systems, and should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ethod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mmunities.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及其治理研究”(14CSH002)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转型社区的文化变迁研究”(WE1424001)等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69.3;D6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剑平;社会关系网络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治理[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范宇君;;浅析失独家庭困境与解决对策[J];学理论;2013年18期
3 程恩富,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胡悦晗;;朋友、同事与家人: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J];开放时代;2012年11期
5 李伯华;窦银娣;杨振;田亚平;;社会关系网络变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湖北省长岗村为例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1年03期
6 洪小良,尹志刚;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罗忆源;农民工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年11期
8 ;“贫二代”的冷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9年11期
9 张在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10 刘京京;郭露;申玉;;进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及社会融合度研究——以宜昌市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东;彭玉;金钊;曾湘泉;;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秦海霞;;社会关系网络的生产及地方化延续[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李胜兰;何朝丹;;法律与社会关系网络——解读中国转轨经济中制度变迁过程的新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史宝欣;夏浩志;梁俊卿;;社区退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与社会关系网络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薛德升;林婷;;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农民工非正规求职渠道的延伸——以东莞市塘厦镇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永军;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亟待妥善解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方向新;城市化推进中农民工的城市融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张新岭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提升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策略[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十亿营销策划首席顾问 唐船山;三台“发动机”驱动粉丝营销[N];东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正彪;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5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6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