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历史观构建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是在占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透过经济现象而探讨其内在联系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分析传统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而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变迁中。目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弊端就是没有历史观,从概念到概念,缺乏中国元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首先是要重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给政治经济学植入中国元素,而植入中国元素的视角就是历史,从历史资料的整理构建起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历史观,把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分析传统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智慧相结合,以中国智慧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Abstract]:In essence, political economy is a historical scie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full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materials and uses the abstract method of science to probe into its internal relation through the economic phenomenon. The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analysis of political economy is not only embodied in Marxist theory, but also in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political economy. At present, the drawback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is that there is no concept of history, from concept to concept, lack of Chinese element. To contribute Chinese wisdom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the first i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implant Chinese elements into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angle of view to implant Chinese elements is history. From the coll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Chinese historical 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combines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tradi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raditional wisdom of China.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wisdom.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HSSTP201401)
【分类号】:F0-0;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国祚;闫玉清;;科学发展观:激荡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国智慧[J];红旗文稿;2013年01期
2 黄文虎;;“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智慧”[J];群众;2012年12期
3 ;亚洲安全中的“中国智慧”[J];中国报道;2014年06期
4 夏澍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智慧[J];探索;2013年06期
5 李辽宁;;“中国道路”命题的提出、实践探索及其历史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本刊综合;;国际组织中的中国高管[J];晚霞;2013年24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王桂泉;“摸着石头过河”是具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N];辽宁日报;2014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翻译馆 张生祥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汪佳丽;“走出去”战略: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伊核大限已至,中国智慧应有作为[N];华夏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徐恒;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并不“智慧”[N];中国电子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于猛 温素威 冯华;“三个怎么办”考验中国智慧[N];人民日报;2012年
6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吴心伯;中国智慧引领和平发展道路[N];解放日报;2011年
7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伊核僵局需要中国智慧激活[N];华夏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赵永新 余建斌 蒋建科;十年创新 中国智慧[N];人民日报;2012年
9 熊争艳 白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N];团结报;2013年
,本文编号:1802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0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