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福利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新加坡 + 社会福利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丹麦学者艾斯平-安德森在其著作《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次使用了“福利模式”的概念,从1990年开始,“福利模式”理论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学科,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自此,关于“福利模式”的研究成为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专有术语,并成为研究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比较的一个主要概念和工具。建立一种适合本国实际的好的福利模式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助等等事务性问题,它实际上着眼于基本的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社会基础的构建。符合国情的福利模式的建立,是搞好社会管理的前提。本文认为,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福利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即具有补充性的、强制的、威权主义的色彩。既有保守主义或者“合作主义”的福利模式的特点,又有自由主义模式的某一些特征,是一种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混合式福利模式。本文对新加坡的福利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运用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方法,在福利国家理论的指导下,对新加坡福利模式进行深度分析。文章论述了新加坡福利模式的形成背景、动因、影响因素,以及新加坡福利模式的特点和内容,并对我国福利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Abstract]:In the 1990s, Danish scholar Espin-Anderson used the concept of "welfare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book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Since 1990, the theory of "welfare model" has gradually become a discipline. Since then, the study of "welfare model" has become a very widely used term, and has become a main concept and tool to stud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elfare state and welfare system. To set up a good welfare model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we should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old-age care, medical treatment, unemployment,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 on, but also focus on the balance of basic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found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elfare model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doing a good job in social manage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Singapore, as a special kind of welfare system in Southeast Asia, has distinctive Singapor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complementary, compulsory and authoritarian color.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conservatism and "cooperation" welfare mode,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liberalism model. It is a mixed welfare mode with Singapor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welfare model in Singapore, and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welfare model in Singapo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welfare state theor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Singapore's welfare mod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welfare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博;;中国大陆地区社会福利制度与东亚福利模式的异质性:多维度视角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2期
2 秦艳峰;陈宝利;;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绩效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03期
3 黄叶青;余慧;韩树蓉;;政府应承担何种福利责任?——公民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6期
4 陈华文;;新加坡崛起的成功之道[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年04期
5 李爽;常兴华;李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国际社会政策模式、经验及启示[J];全球化;2014年02期
6 江燕娟;;社会福利三种模式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08期
7 赵东霞;;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构建[J];桂海论丛;2012年06期
8 景天魁;;创新福利模式 优化社会管理[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9 彭翔;徐爱军;;东亚福利体制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2期
10 万国威;刘梦云;;“东亚福利体制”的内在统一性——以东亚六个国家和地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景天魁;;论底线公平[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2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洪涛;威权体制与新加坡的政治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建荣;构建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3 曲明影;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月洁;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3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