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历史终结论”底色下的中国政治观察——对福山《关于中国治理的反思》的回应

发布时间:2018-06-15 23:07

  本文选题:中国治理 + 民主问责 ; 参考:《行政论坛》2017年03期


【摘要】:福山用其三个制度支柱——强国家、法治和民主问责来评价中国治理,认为中国的短板是法治和民主问责。本文认为,福山的"三个制度支柱"在知识论上都存在严重瑕疵,尤其是当他把选举民主当做民主问责的标准的时候。不能治理的政府不但是不责任的,还是不道德的,因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治理。据此中国的治理变革方向不应该是所谓的福山假设,而是综合性的"有能力的有限政府"。
[Abstract]:Fukuyama evaluates China's governance with its three pillars of system-strong country, rule of law and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and holds that China's weakness is rule of law and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kuyama's "three pillars of system" have serious defects 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especially when he regards electoral democracy as the standard of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An ungovernabl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irresponsible, but also immoral, for it is the duty of the government to govern. Therefore, the direction of governance reform in China should not be the so-called Fukuyama hypothesis, but comprehensive "limited government with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建设‘公正社会’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15ZDC003)
【分类号】:D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崇温;;国际金融危机证伪了“历史终结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9期

2 刘擎;;面对“历史终结论”的中国模式[J];留学生;2010年05期

3 张冉;;从历史哲学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4 秦治来;;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J];人民论坛;2009年06期

5 弗朗西斯·福山;“9·11”之后的世界:历史依旧终结?[J];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02期

6 冯仲平;伊拉克扯开美欧裂缝[J];新闻周刊;2003年10期

7 周小平;;让正能量声音成为网上主流——知名网络时评人周小平网言摘编[J];党建;2013年10期

8 耿协峰;亨廷顿的《第三波》与“民主和平”思潮[J];欧洲;1999年03期

9 弗朗西斯·福山;朱新伟;;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未来[J];社会观察;2012年02期

10 陈学明;单传友;;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兼论福山研究中国模式的理论出发点[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杉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历史终结论”到对中国模式的历史考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陶文昭;福山的中国心结[N];北京日报;2013年

3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N];光明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024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24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