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社会化视角下我国老龄志愿互助养老的组织与管理
本文选题:再社会化 + 互助 ; 参考:《改革与战略》2017年02期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老龄志愿互助养老不仅是日趋紧张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老龄人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老龄志愿互助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组织建设与管理亟待规范。在吸引低龄健康老人参加互助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培训指导,健全善行反哺激励政策;依托社工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互助养老服务聚合效应,促进老龄人再社会化。
[Abstract]:China's aging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Voluntary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s not only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increasingly tight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resources,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elderly to re-socialize. Voluntary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and its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On the basis of attracting young and healthy old people to take part in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service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service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policy of encouraging good deeds and feeding back. Rely on the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 to build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give play to the aggregation effect of mutual pension services, promote the re-socialization of the elderly.
【作者单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帮老志愿互助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BRK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69.6;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加明;;“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5年01期
2 许加明;;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张丽;秦婷婷;;对社区养老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评析[J];知识经济;2014年02期
4 吴诗悦;张明威;;杭州市老年人再社会化调查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2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勇丽;退休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测量指标开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彦东;杨国军;刘素婷;;再社会化视角下我国老龄志愿互助养老的组织与管理[J];改革与战略;2017年02期
2 刘欣;;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1期
3 张晨寒;李玲玉;;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4 孟艳;任飒;卞儒汉;;社区养老新模式的探索——以“时间银行”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6年07期
5 蔡婷婷;曹梅娟;;国内外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6年10期
6 李建;李小将;;基于“互联网+”和“服务储蓄”的养老服务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年03期
7 张会霞;;新时期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03期
8 邓俊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的成果研究[J];社科纵横;2015年12期
9 谭菲;杜海东;;城市养老社区的自主性治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5年35期
10 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J];人文杂志;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辛萍;;时间银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0期
2 李晓燕;孙林;方萍;陈泳欣;;我国“志愿时间银行”问题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1期
3 贺清;;农村居民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商;2012年24期
4 邓志锋;;关于我国助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耿亚男;宋言奇;;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新路径——基于苏州地区的实地调研[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1期
6 马贵侠;;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田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5期
8 袁同成;;“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理论导刊;2009年04期
9 鹿美华;王蕾;;发挥社区民间组织优势 创建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J];中国民政;2007年10期
10 王泽淮;时间银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式[J];社区;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龙;影响进城农民规范再社会化的个体主观因素[J];学海;2003年02期
2 连春亮;论对罪犯的再社会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周云华,易方,陈石山;构建“和谐湖南”须有效促进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基于长沙相关调查的实证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彭穗宁;;论失地农民到市民的再社会化[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5 刘志强;杨华;;深化牧民再社会化进程的思考[J];实事求是;2006年05期
6 曹琛;;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突破自身障碍[J];湘南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叶萍;;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再社会化途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余贵忠;周小稚;;服刑人员再社会化模式研究——以社区矫正为视角[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董丽;;社区矫正与青少年犯的再社会化[J];内江科技;2006年06期
10 孙远阳;;“老漂族”再社会化情况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龙;;整合与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心理问题及再社会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年文韬;老年人再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D];苏州大学;2015年
2 侯婷;小组工作在社区戒毒者再社会化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3 曹天宇;辽宁省未成年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侯映宇;劳动教养对收容教养人员再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玉青;犯罪人再社会化政策研究及完善[D];烟台大学;2013年
6 赵庆芳;社区矫正:假释犯再社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勇丽;退休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测量指标开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8 黄抗;失地农民再社会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王洋洋;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陈敏;农民工再社会化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9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693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