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近代学人梁启超、钱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05 17:12
【摘要】: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看,并非如有些学者所论,梁启超主张中国古代专制说,系不加反省地全然接受外来学说;钱穆反对“专制说”,妨碍了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无论梁、钱,他们在主张或反对中国古代专制说时,均是站在中国立场上,注意结合中国的历史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与“西方的依附”没有多少关系。梁启超对中国古代专制特点的概括和分析,对专制理论的运用和解释,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而非被动行为。钱穆从人文的角度反对中国古代专制说,戳中了“专制说”的一些矛盾之处,显示了与社会科学治史不同的理路。而他提出的“中国式民主政治”,首先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寻得的答案,而不可简单视作“科学考订”的产物。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thought, Liang Qichao advocated the theory of autocracy in ancient China and accepted the foreign theory completely without introspection, and Qian Mu opposed the "autocracy", which hindered hi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In fact, no matter Liang and Qian, when they advocate or oppose the ancient Chinese autocracy, they all stand on the stand of Chin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China's problems in the light of China's history, which has little to do with "Western attachment". Liang Qichao's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autocrac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utocratic theory have strong local color rather than passive behavior. Qian Mu opposed the theory of autocracy in ancient China from a humanistic point of view, poking some contradictions in the theory of autocracy, showing a different way from the history of social science. His "Chinese democracy" is the first answer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annot be regarded as the product of "scientific examin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阎步克;;政体类型学视角中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黄敏兰;;近年来学界关于民主、专制及传统文化的讨论——兼及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探讨[J];史学月刊;2012年01期

3 黄敏兰;;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与侯旭东先生商榷[J];近代史研究;2009年06期

4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年04期

5 常保国;;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专制主义、绝对主义与开明专制[J];政治学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J];文史哲;2016年05期

2 李若晖;;中国古代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J];文史哲;2016年05期

3 宋立林;;赋古典以新义,出新解于陈编——徐复观先生先秦儒学诠释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彭冬艳;;关于专制与当代政治制度改革的思考——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蓝本[J];法制与社会;2016年21期

5 喻中;;法家的类型学考察[J];东方法学;2016年04期

6 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近代学人梁启超、钱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2016年03期

7 蒋凌楠;;晚清“专制”概念的接受与专制历史谱系的初构[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5年00期

8 张曙光;;“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9 黎跃进;;“东方学”与“中国东方学学术史”构想[J];江淮论坛;2016年02期

10 徐彬;;我国传统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及其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敏兰;;也论知识分子国民性批判的意义——与贺仲明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2 陶东风;;警惕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J];探索与争鸣;2010年01期

3 王瑞来;;皇权再论[J];史学集刊;2010年01期

4 黄敏兰;;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与侯旭东先生商榷[J];近代史研究;2009年06期

5 常保国;;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东方专制主义”[J];政治学研究;2009年05期

6 宋洪兵;;二十世纪中国学界对“专制”概念的理解与法家思想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J];探索与争鸣;2009年07期

8 赵鼎新;;费纳与政府史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9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年04期

10 牛建科;;试析日本国学家的中国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2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钱听涛;;钱穆忆瞿秋白——瞿研杂札(二)[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衡之;;转载国学大师钱穆讲演、墨宝之因缘[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5 徐国利;;钱穆的考据学思想[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陈泽环;;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人生论”初探[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兆胜;林语堂三约钱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月光;钱穆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在每个人身上[N];无锡日报;2012年

3 珊瑚;钱穆:懂生活的人才能长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国学大师钱穆[N];四川政协报;2002年

5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维铮 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肖向东 台湾东吴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兆强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许结;钱穆:最后一位国学大师[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王俊;美与知:深处的屐痕[N];深圳商报;2001年

7 肖民;钱穆与商务印书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崔雪芹;探寻钱穆思想足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李自强 张强;钱穆 成都治学兼养生[N];成都日报;2006年

10 71521部队副主任 章立品;跳出“钱穆规则陷阱”[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兆锋;“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国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晓泽;思考中的行动:钱穆的中国文化教育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骧;钱穆“士”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杨栋华;抗战时期的钱穆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可;梁启超钱穆中西文化融合观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孙天培;钱穆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墨农;钱穆的教育思想与教学风格及其现代启示[D];渤海大学;2016年

7 王凤玲;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钱穆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付显成;“史家之诗心”:钱穆论中国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秦睿丰;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回响[D];扬州大学;2016年

10 戴诗成;钱穆体用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12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12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