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研究
【图文】: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政治稳定的预谋,所以说群体性事件虽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的对象是较为具体的侵犯其利益的企业、地方政府不当的行政方式等。所以群体大多是处于对经济权益的维护,而很少处于对政治因素的不满,更无要推翻现行统治企图。(参图 2)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叶;;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义、类型及产生根源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2 黄文中;;论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及其对策建议[J];华章;2012年10期
3 蔺丰奇;徐殿;;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性建构[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向良云;;弱势群体制度化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及其现实考量——基于政治系统理论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2年05期
5 李军;;中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路径选择:以张海涛“开胸验肺”事件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5期
6 王艳敏;;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与政治稳定[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张晓玲;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J];人权;2005年04期
8 吴志敏;;断裂与重构: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9 王勇;;社会冲突论视域中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J];探索;2011年04期
10 韩姗姗;梁华林;;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郑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黎;论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2 师田;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梳理与完善[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7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4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