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和谐家庭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11-08 06:09
【摘要】: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素质、健康成长以及生活质量,更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稳定,只有社会的稳定才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家庭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政治变革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我国的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家庭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着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代际关系,,主要表现有婚姻稳定性降低,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养老问题严峻等方面。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谐家庭建设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创建和谐家庭,是每一个家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承载的神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从社会转型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出发,从夫妻关系方面、家庭教育方面以及代际关系方面着手,分析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从社会、家庭自身、社会制度的角度揭示出现家庭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分别从家庭自身的改变、政府政策的支持、专门机构的建立、妇联组织及基层组织的作用、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方面提出自己对构建我国和谐家庭措施方面的建议,进而为构建我国和谐家庭的理论研究提供自己的一份见解,并希望可以做出一定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1
本文编号:2557695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芋杉;;家庭体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5期
2 李殿斌,贾万平;论和谐范畴与矛盾同一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盛宪之;;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动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张骐;;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学刊;2006年06期
5 孙凌;;婚姻登记的法律属性辨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八条引发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王苏;;现代家庭伦理探析[J];兰州学刊;2009年03期
7 沈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野中的和谐家庭建设及其功能[J];黑河学刊;2013年02期
8 闫晓梅;;“新离婚时代”背景下婚姻的社会干预模式[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李叔益;;对构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晓华;;创建和谐家庭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琼雯;家庭权初论[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7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5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