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主体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19-11-24 03:3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毋庸置疑,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是分不开的,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后所秉承的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体现人民主体的地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主体意蕴为研究对象,从五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绪论,重点论述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主体意蕴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主体的依据,主要从理论及现实两个方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主体的内涵,该部分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目标价值、实践取向等视角诠释了它的内涵;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主体的实践逻辑,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人民主体、发展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第五部分,主要基于全文所述,归纳论文的基本结论。理论与实践已然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能够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而发展带来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提高是实现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发展必然反过来要求和推动制度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是能够推动和保障共同富裕、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永柏;论个体主体价值的辩证性[J];理论探讨;2000年05期

2 孙赫东;;社会转型期的主体价值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5期

3 洪波;;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J];理论导刊;2010年06期

4 陶广峰;;主体创新[J];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5 王保彦;;我国主体意识的现状及省思[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建云;主体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7 王兴嘉;李安兰;;试论主体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02期

8 志斌,琢s,

本文编号:2565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65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