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初探

发布时间:2019-11-30 18:34
【摘要】: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迅速崩溃,至今仍“久治不愈”。与此同时,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政府却从容不迫地渡过了金融危机,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显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热切关注,经分析发现中国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学界将此称为“中国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关于这种政治体制,民族主义者认为它“好得很”,权力的高度集中能够让中国建立起民族——国家,实现工业化,并保持在世界的竞争力;而自由主义者则认为这种体制“糟的很”,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独裁专制,强大的公权力会侵害公民的私权利,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民主——国家的建设无法实现。深究这些观点,我们发现双方其实在论证一个问题:中国的这种集权政治好不好?著名学者邹谠教授将近代以来中国形成的这种政治模式称为“全能主义政治”。本文将在全球视野下以“民族——国家”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形成寻源溯本。本文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行文,共分五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全能主义政治”进行概述界定;第二部分从民族——国家的主权特性和中国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来解释“全能主义政治”的兴起;第三部分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特征和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特殊路径来阐述“全能主义政治”在建国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部分从民族——国家的对外特征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论述中国的“后全能主义政治时代”;最后一部分对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做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并对后全能主义政治的走向做尝试性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敏;论孙中山的现代国家建设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檀江林;汪少波;;中华民国时期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双重路径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继永;全球化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本文编号:2568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68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