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的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形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多的负效应。因而,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开始调整美国的战略,从而使美国的反恐战略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形成一个更为紧密的有机战略整体。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开始重新评价武力打击和反恐联盟在美国反恐战略中的地位,重新审视美国反恐战略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内在关系,着手调整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和前沿军事布署。在此基础上,美国先后出台了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2009)、美国国家反恐战略(2011)、美国打击ISIS战略(2014)等三大战略。据此,奥巴马在“瘦身欧洲、稳定中东、强化亚太”的总体战略下,使美国的反恐战略更符合国际反恐新形势,更符合美国全球战略的新需求,且使反恐战略成为美国维持其21世纪霸权地位的战略工具。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奥巴马时期反恐战略调整的背景、内容、动机和目标的分析,揭示美国对国际反恐形势和恐怖主义威胁的认知,探析美国反恐战略方式、手段和策略的变化,客观评价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效能及其影响,进而挖掘反恐战略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内在联系,阐释美国反恐战略背后的大战略设计。以此为基础,分析美国战略调整对中美反恐合作以及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影响。本文全文总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等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和介绍。第一章主要介绍奥巴马时期美国反恐战略提出的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的调整进行阐述。首先,对小布什的“反恐遗产”与反恐战争进行一定的评价;其次,阐述国际恐怖主义经过十余年的反恐打击展现出的新变化与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的新发展;最后,阐述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调整与反恐战略的定位。第二章主要描述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理念基础。首先,阐述了奥巴马政府对新时期恐怖主义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的再认识;再次,展现出奥巴马对布什政府时期中东政策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再反思;最后,阐述了个人对美国反恐军事作用再评价与美军前沿部署的再调整的一些观点。第三章主要介绍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本文将奥巴马政府时期反恐战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奥巴马上任初期对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进行的调整及其主要内容;第二阶段,乘击毙本·拉登的战略机遇期,对美国国家反恐战略进行的修改及其主要内容;第三阶段,即在新战略的指导下阐述美国打击ISIS的战略及其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效能与对未来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反恐战略得到的战略效果与效能;其次,陈述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存在的问题与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未来中美两国在反恐领域合作的战略空间与战略摩擦进行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国家反恐战略 反恐战略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15.5;D871.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0-11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3. 论文结构与框架13
- 4.论文的重点和难点13-14
- 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14-15
- 第一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反恐战略的背景15-22
- 1.1 小布什的“反恐遗产”与反恐战争的评价15-18
- 1.2 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与国际反恐的新态势18-20
- 1.3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调整与反恐战略的定位20-22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理念基础22-28
- 2.1 对恐怖主义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的再认识22-24
- 2.2 对中东政策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再反思24-26
- 2.3 对军事作用的再评价与美军前沿部署的再调整26-28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28-35
- 3.1 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2009)及其主要内容28-31
- 3.2 美国国家反恐战略(2011)及其主要内容31-33
- 3.3 美国打击ISIS战略(2014)及其主要内容33-35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效能与未来影响35-42
- 4.1 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效果与效能35-38
- 4.2 奥巴马政府反恐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影响38-40
- 4.3 未来中美反恐合作的战略空间与战略摩擦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简介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J];中国对外贸易;2009年02期
2 ;奥巴马:必须重新出发[J];商周刊;2009年03期
3 杨晴川;;奥巴马怎样和媒体“躲猫猫”[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04期
4 王刚;李珍;;奥巴马新任期为何先访东南亚[J];人才资源开发;2013年01期
5 ;奥巴马家规[J];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2009年08期
6 华美;;奥巴马周围的80后才俊[J];东西南北;2009年09期
7 赵灵敏;;奥巴马离伟大有多远?[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46期
8 杨中旭;;奥巴马的朝核底牌[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44期
9 朱伟一;;奥巴马的“没好”时代[J];世界博览;2010年18期
10 ;奥巴马,起立[J];新华航空;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峰;黄月;;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莹峰;;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陈莹峰;;打造长寿旅游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巴马[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韩布新;吕泽平;郑陈光;;巴马高龄老人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其主观与客观健康状况[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陈莹峰;;巴马打造生态长寿旅游品牌的调查和启示[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奥巴马:2035年清洁能源提供80%电力[A];《电站信息》2012年第2期[C];2012年
7 郗春媛;;奥巴马政府“创新教育(Educate to Innovate)”行动及其最新进展[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季萌;;新媒体外交与美国的实践[A];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年
9 叶小文;;变与不变:宗教发展的中国模式[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10 James L.Fredericks;;911危机对美国人的宗教意义:布什与奥巴马之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复兴;广西巴马:水乃长寿之源[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2 记者 吴建友;奥巴马开始对泰国进行访问[N];光明日报;2012年
3 记者 朱周良;飓风“吹乱”总统选战 奥巴马打道回府[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毕秋兰;奥巴马连任对韩国经济利大于弊[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5 邱林;奥巴马,别玩得太过[N];世界报;2012年
6 ;没与奥巴马讨论 伯南克去留未决[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杨子岩;奥巴马任内禁得住枪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记者 王传军;美国媒体:奥巴马须在中日之间权衡[N];光明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丰丰 易爱军 蒋旭峰;奥巴马新执政思路渐明:主练“内功”[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张红;奥巴马的基建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光平;巴马~P唇渻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畏霖;奥巴马2014《国情咨文》的口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2 岳峰;奥巴马政府的伊核政策与伊核问题前景[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3 姚慧;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巴拉克·奥巴马演讲的种族观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汤小丽;《给我留下华尔兹》中亚拉巴马的思维风格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崔浪;奥巴马政府北极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魏兆辉;奥巴马政府军事干预模式探析[D];外交学院;2016年
7 高雅;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调整[D];外交学院;2016年
8 卢仕瑜;论当代美国黑人政治家在政府高层的崛起[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雨茜;人际功能视角下奥巴马就职演讲的权势与等同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李昕哲;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