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社工介入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1:01

  本文关键词: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社工介入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已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随着空巢化趋势的加剧,空巢老人成为倍受关注的群体。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让空巢老人有个幸福健康的晚年,已经不只在小家庭范围内受到关注,而是扩大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点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以某市H社区的空巢老人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了解个案对象的精神需求,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原因,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个案工作法为个案对象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帮助其找到获得精神慰藉的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参与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以及个案工作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访谈找出案主的精神需求及困境,通过个案工作的开展为案主提供服务,解决案主精神需求的困境,帮助案主找到获得精神慰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精神慰藉 个案工作 空巢老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D669.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研究方法9-10
  • 1.3.1 参与观察法9
  • 1.3.2 访谈法9
  • 1.3.3 文献法9
  • 1.3.4 个案工作法9-10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10-12
  • 1.4.1 研究思路10
  • 1.4.2 研究框架10-12
  • 2 理论与研究综述12-19
  • 2.1 概念界定12-13
  • 2.1.1 空巢老人12
  • 2.1.2 精神慰藉12-13
  • 2.2 研究综述13-16
  • 2.3 本文理论基础16-19
  • 2.3.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6-17
  • 2.3.2 社会支持理论17-19
  • 3 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个案调查19-27
  • 3.1 空巢老人现状19-21
  • 3.1.1 案主的基本情况19
  • 3.1.2 案主的家庭环境19-21
  • 3.1.3 案主的人际网络21
  • 3.2 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与困境21-24
  • 3.2.1 情感的需求22
  • 3.2.2 社会交往的需求22-23
  • 3.2.3 文化娱乐的需求23
  • 3.2.4 肯定自我价值的需求23-24
  • 3.3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与困境24-27
  • 3.3.1 对空巢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关注度不够24-25
  • 3.3.2 社区设施条件较差25
  • 3.3.3 社区服务人员缺少专业水准25
  • 3.3.4 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25-26
  • 3.3.5 邻里、朋友支持的缺失26-27
  • 4 社工介入精神慰藉必要性与经验借鉴27-30
  • 4.1 社工介入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必要性27
  • 4.2 广州义社联动的经验27-28
  • 4.2.1 发挥潜能,提供支持28
  • 4.2.2 立足社区,建立互动资源28
  • 4.3 启示与借鉴28-30
  • 4.3.1 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与支持29
  • 4.3.2 社区服务组织的支持29
  • 4.3.3 社会工作者的广泛参与29-30
  • 5 社工介入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展开与效果分析30-41
  • 5.1 社工介入的目标制定30-32
  • 5.1.1 接案并建立关系30
  • 5.1.2 问题诊断30-31
  • 5.1.3 社工介入的目标制定31-32
  • 5.2 社工介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32-39
  • 5.3 社工介入的效果分析与反思39-41
  • 5.3.1 社工介入的效果分析39
  • 5.3.2 社工介入的反思39-41
  • 6 结论与创新41-43
  • 6.1 研究结论41
  • 6.2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41-42
  • 6.3 后续研究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8
  • 附录一:针对案主的个案访谈提纲46-47
  • 附录二: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47
  • 附录三:针对案主女儿的访谈提纲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邦华;;农村空巢老人,谁来关爱?[J];江淮;2006年06期

2 张大圣;;新形势下关爱“空巢老人”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年04期

3 丁海峰;;“空巢老人”——谁解个中滋味[J];就业与保障;2007年02期

4 柳林独客;;愿“空巢老人”远离孤独[J];人民公安;2008年04期

5 徐剑英;;从身边的“空巢老人”说说老有所养[J];宁波通讯;2008年03期

6 孟f ;黄佳豪;;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亟待关注[J];社会福利;2008年04期

7 陈建兰;;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证研究——以苏州农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04期

8 李方泰;王子鸣;卜凡秀;;绥化学院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张微娜;;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多元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0年12期

10 陈方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学会上杭研究小组;林锦添;钟振华;邱仲基;范志喜;张昌林;邱美玲;罗德洪;;关于上杭县“空巢老人”情况的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2 福建省学会建阳研究小组;;建阳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3 福建省学会永安研究小组;;永安市“空巢老人”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4 福建省学会福清研究小组;;福清市城乡“空巢老人”状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5 福建省学会漳浦研究小组;;漳浦县“空巢老人”调研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6 ;福州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7 三明市老年学学会调研组;蓝建英;;三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8 彭世灯;徐祖权;;宁德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9 赖剑呜;;从另一视角关注农村“空巢老人”[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10 周树基;;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期待[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4期(总第84期)——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与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文选[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野;关心空巢老人[N];安徽日报;2006年

2 侯世标 段贤来 何宏葆;六大难题困扰“空巢老人”[N];安徽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马全祥;“空巢老人”盼望老年餐[N];北京社会报;2006年

4 蔡敏;“空巢老人”成病患高发人群[N];中国老年报;2007年

5 严万达邋唐瑛;农村空巢老人寂寞谁人知[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丁国元邋本报实习生 王邵丹 杨晓丽;值得关注的空巢老人抑郁症[N];工人日报;2007年

7 衣琼;温暖送给“空巢老人”[N];贵阳日报;2007年

8 吴思勇;政府为空巢老人雇“保姆”[N];南昌日报;2007年

9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陶立群;空巢老人需要三大保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 孙启洋;农村“空巢老人”情况分析与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芬;“空巢老人”伦理问题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付睿;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秀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艳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喜忠孝;空巢老人群体成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6 陈海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马平川;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书宁;城市空巢老人赡养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蔡玮娟;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谢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社工介入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6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