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历史启示未来: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4-12 01:13

  本文关键词:历史启示未来: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由最初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位置,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再到2001年后成为国际社会的维护者、改良者。中国在国际社会身份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外交政策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转变。笔者以国家——国际社会关系为视角,审视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同国际社会关系的变迁与发展,并剖析了每一阶段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主要性质。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表现为明显的边缘性,即中国被完全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也体现出一定的融入性,但是中国政府这个阶段融入国际社会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维护自身基本利益的需要。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由三个主要特征:融入性、追赶性和改良性。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的、主动的融入国际社会,在借鉴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实力,不断追赶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虽然此时的中国仍然不是国际社会中的核心国家,但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开始根据自身需要改良国际社会中不公平、不合理之处。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衰弱,新兴国家全体性崛起,这些都为中国改良国际社会中的不公正、不平等因素提供了契机。中国面对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变革,使国际社会朝着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贫困弱小的国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构建自身软实力,将自己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使国际社会向着更加有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国 国际社会 边缘 融入 追赶 改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9
  • (一) 研究意义9-10
  • (二) 相关研究现状10-14
  • (三) 基本概念14-17
  • (四)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17-19
  • 一 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历程回顾19-29
  • (一) 选择性参与国际交往(1949-1978)19-23
  • (二) 逐渐融入国际社会(1978-2001)23-26
  • (三) 全面融入国际社会(2001-至今)26-29
  • 二 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定性分析29-52
  • (一) 边缘性29-36
  • (二) 融入性36-44
  • (三) 追赶性44-47
  • (四) 改良性47-52
  • 三 中国发展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对策52-62
  • (一) 参与国际社会的变革52-55
  • (二) 承担与自身实力相符的国际责任55-59
  • (三) 发展与大国地位相符合的软实力59-62
  • 四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长和;;中国的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2 鲁世巍;;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3 程又中;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阐释[J];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期

4 李宝俊;徐正源;;冷战后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5 王俊生;文雅;;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及特点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4期

7 朱立群;聂文娟;;社会结构的实践演变模式——理解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另一种思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1期

8 李少军;;论中国双重身份的困境与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4期

9 张建新;;后西方国际体系与东方的兴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5期

10 白云真;;论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历史变迁[J];太平洋学报;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历史启示未来: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0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