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导致的养老服务问题愈加严峻,这使得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转,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保证,因此,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以Y街道为代表的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回顾相关理论并对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制度与实践和国内外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概况。其次,通过对P区Y街道各个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调研,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Y街道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五个维度: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培训、职业认同、职业规范与素养、职业发展。再者,文章进一步剖析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诸如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低、人员职业认同度低、组织规范化水平低以及工作前景尚不明确等问题,进而从政府、组织、社会和个人等角度探究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模型,并从政府、组织、社会、居民的角度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五个维度等方面的资料,进而使用统计分析法对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深入访谈和实地观察了解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的工作内容、方式等,进而通过逻辑推理法分析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社会化 养老服务 专职人员 队伍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5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5
- 1.2 相关文献回顾15-20
- 1.2.1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15-17
- 1.2.2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研究17-19
- 1.2.3 现有研究述评19-20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20-22
- 1.3.1 研究问题20
- 1.3.2 研究思路20-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第二章 社会养老服务及其队伍建设的制度与实践23-35
- 2.1 基本概念23-24
- 2.1.1 社会养老服务的内涵及主要内容23
- 2.1.2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3-24
- 2.2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制度与实践24-27
- 2.2.1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的萌芽期25
- 2.2.2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的探索发展期25-26
- 2.2.3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的体系化建设期26-27
- 2.3 国内外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概况27-35
- 2.3.1 国外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27-29
- 2.3.2 国内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探索29-30
- 2.3.3 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整体概况30-35
- 第三章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及其队伍建设的理论分析35-42
- 3.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35-36
- 3.1.1 福利多元主义的起源与发展35
- 3.1.2 福利多元主义在本研究的运用35-36
- 3.2 专业化、职业化理论36-39
- 3.2.1 专业化和职业化内涵36-38
- 3.2.2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38
- 3.2.3 专业化、职业化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38-39
- 3.3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39-42
- 3.3.1 双因素理论39-40
- 3.3.2 公平理论40-41
- 3.3.3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41-42
- 第四章 Y街道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42-68
- 4.1 研究基地概况与调研说明42-50
- 4.1.1 研究基地的选择及典型性说明42
- 4.1.2 研究基地的概况42-43
- 4.1.3 调研的过程说明43-50
- 4.2 Y街道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类型及其运作现状50-52
- 4.2.1 敬老院的运作现状50
- 4.2.2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作现状50-51
- 4.2.3 日间照料中心的运作现状51-52
- 4.3 Y街道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现状52-65
- 4.3.1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52-56
- 4.3.2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专业培训56-59
- 4.3.3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职业认同59-61
- 4.3.4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职业规范与素养61-64
- 4.3.5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职业发展64-65
- 4.4 Y街道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影响因素分析65-68
- 4.4.1 计算过程说明65-67
- 4.4.2 两两相关性关系说明67-68
- 第五章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68-78
- 5.1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68-71
- 5.1.1 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68-69
- 5.1.2 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低69-70
- 5.1.3 人员职业认同度低70
- 5.1.4 组织规范化水平低70
- 5.1.5 工作前景尚不明确70-71
- 5.2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71-78
- 5.2.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71-74
- 5.2.2 缺乏多渠道的资金来源74
- 5.2.3 组织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不健全74-75
- 5.2.4 养老服务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75-76
- 5.2.5 专职人员自我发展意识薄弱76-78
- 第六章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模型及可行性分析78-82
- 6.1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模型及其依据78-79
- 6.2 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分析79-82
- 6.2.1 社会环境的逐步形成和初步认同79-80
- 6.2.2 政府福利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实行80
- 6.2.3 养老服务产业的形成和优化发展80
- 6.2.4 高校养老服务专业教育的发展80-81
- 6.2.5 养老服务专职人员自我发展意识的提高81-82
- 第七章 优化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82-91
- 7.1 完善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82-83
- 7.1.1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82
- 7.1.2 坚持长期规划与短期培训相结合82
- 7.1.3 坚持分类培养与分层培养相结合82-83
- 7.2 优化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83-91
- 7.2.1 完善政策体系,做好规划工作83-84
- 7.2.2 增加财政投入,拓宽筹资渠道84-85
- 7.2.3 优化学科设置,健全培养机制,85-86
- 7.2.4 规范准入机制,吸引高校人才86-87
- 7.2.5 完善用人机制,开发人才潜能87-88
- 7.2.6 推动社会参与,提高社会认同88-91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91-93
- 8.1 研究结论91
- 8.2 研究展望91-93
- 参考文献93-96
- 附录96-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103-104
- 致谢104-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李爱华;;家庭+社区——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J];阵地与熔炉;2006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发力[J];社会福利;2011年04期
3 毛思洁;花子;;两会直击:社会养老成热点[J];宁波通讯;2013年04期
4 蒋轶嘉;;浅谈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J];管理观察;2013年18期
5 曾豪杰;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及其对策[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6 陈跃新 ,曹鹃;提倡为社会养老组织义务服务[J];劳动保障通讯;2001年06期
7 宋宝安,赵亚凡;杯水车薪令人忧——吉林省社会养老基金供需矛盾分析[J];新长征;2005年04期
8 孙永波;;黑龙江:落实“优先发展”精神 力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社会福利;2010年12期
9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机构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六个定位”[J];中国民政;2011年06期
10 张英;刘建国;;湖北:五措并举 力推社会养老服务快速发展[J];社会福利;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建民;唐大为;;关注深圳的老人——深圳市社会养老建筑问题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顾嘉禾;顾乐鸣;;浅论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前景[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3 顾嘉禾;顾乐鸣;;对南通市社会养老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4 ;立足全局 优先发展——解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2年第2期(总第90期)[C];2012年
5 熊鹰;;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刍议——基于多个行政部门协作的视角[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6 刘秉义;;论军干所与我国老龄化社会[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阳程文;;差异与共性:地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政策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对6城市试点方案的考察[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A];老龄产业研究文集[C];2012年
9 雷红;阎战友;;对商洛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C];2013年
10 任景峰;雷建华;李建业;;彬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查[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4期(总第96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付生;扎实推进社会养老工作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N];驻马店日报;2008年
2 刘君德;我市人均拥有社会养老服务床位数居全省前列[N];淄博日报;2010年
3 记者张海宁;加快构建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N];中国老年报;2010年
4 记者 张希;把社会养老服务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N];中国社会报;2010年
5 记者丁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论坛召开[N];中国老年报;2010年
6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符信;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N];南方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晓燕;我区确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N];华兴时报;2011年
8 湘民;湖南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顾烨;江苏2015年基本建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N];中国老年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郁;建立“老有所养”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N];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贞贞;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虹;我国社会养老法律制度完善之探索[D];复旦大学;2009年
2 范恬;论中国公民的社会养老服务权[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郭雯;河北省社会养老服务的供求矛盾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刘欢;甘肃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5 郑玉英;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D];郑州大学;2015年
6 赵晓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标;粤港社会养老合作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李力;民办养老机构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文峗;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景;社会公平视域下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