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日本对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发援助研究(1958—1997)

发布时间:2024-04-17 21:22
  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开发援助源于日本战后赔偿。自1958年日本与印尼建交,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对印尼的援助历经从“赔偿支付”到“经济合作”、从“援助者”到“心心相印”的伙伴关系、从经援外交到经济援助政治化的变化过程。通过日本对印尼援助的阶段性分析可知,日本对印尼援助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在国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日本的国家利益、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会发生相应的调整。日本的援助主要以日元贷款为主、无偿赠与及技术合作为辅。为更好地分析日本对印尼政府开发援助的实施及成效,文中特以日本对印尼援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雷农发电厂为例,进行详细论述。事实证明,援助对于日印尼双方来说皆收益颇丰。日本的各项援助不仅为印尼未来30年的“新秩序”奠定基础,也改善了日本在印尼的国家形象,为日本谋求“正常化”国家诉求赢得支持。日本对印尼的援助受日本、印尼及美国因素的影响,且从注重日本自身经济利益,转向促进印尼社会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双方逐步从传统的援助国——受援国关系向平等、互惠的发展伙伴关系范式转变。日本对印尼的援助以利己优先,本质上是为国家利益服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1966—1970)

图1-1: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1966—1970)

事实上,赔款对印尼经济本身是有利的,印尼16%的经济依赖于它。东京确保赔款要在日本的支付能力范围内,同时有助于日本经济复苏。②对印尼来说,当失去美国的援助后,日本乃是西方国家中唯一继续向印尼提供经济援助和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③而苏哈托在反共产主义的政变中登上总统宝座后,重新获取西....


图1-2: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技术合作(1970—1978)

图1-2: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技术合作(1970—1978)

1976年12月,福田赳夫上台组阁,次年发表“福田主义”。⑥“福田主义”原则上强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建立“心心相印”的互信关系。①这项原则在东盟国家中最为流行,特别是在印尼,“心心相印”一词以母语“Darihatikuhati”存在。②日本逐步转变对印尼的援助方式,....


图1-3: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与技术合作(1980—1998)

图1-3:日本对印尼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与技术合作(1980—1998)

在此背景下,1994年2月,日本派出全面经济合作研究小组与印尼进行政策对话,制定了《日本对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家援助政策》。这项政策侧重于“实现平等”、“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环境保护”、“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基础设施”五个优先领域,这与印尼加强社会公平意识的“六五计划”保....


图4-1: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走势(1966—1998)

图4-1: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走势(1966—1998)

日元贷款在1973年和1988年急剧增加。印尼经济分析师金斯敦(Kingston)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在拯救因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积累的巨额债务引发的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为帮助印尼克服这场危机,西方援助国和世界银行安排了2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其中日本提供2亿美元....



本文编号:3956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56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