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
【摘要】:随着社会中间群体在当代社会的兴起,理论家和学者们针对处于社会中间地位人群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概念界定和划分标准,其中社会学取向(社会结构取向)和经济学取向(收入分配取向)的划分模式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在实际的研究应用中,这两种取向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模式各有所长,各自的关注点和研究目的有所不同。但是,两种概念定义和划分方法都有其意义,而其有效性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和特征。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社会中间群体正在兴起,社会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取向的中间阶层研究和收入分配取向的中等收入群体分析,都能使我们更好地观察社会中间群体兴起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其他社会生活层面的变化。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结构 收入分配 社会变迁
【分类号】:D663
【正文快照】: [收稿日期]2016-11-07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中间阶层正在兴起,其数量在持续增长。大量的媒体报道、市场分析报告和学者专家的论述,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描述分析,“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中产阶层”等成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词汇,媒体和学者也热衷于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等收入群体“青黄不接”[J];理论参考;2003年02期
2 梁英;;论中等收入群体发育的社会条件[J];桂海论丛;2007年01期
3 邹明洳;;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人口学特征分析[J];理论界;2011年05期
4 杨玲玲;;当代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5 史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J];理论探讨;2004年03期
6 曹明,闫德亮;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研究[J];南都学坛;2005年04期
7 张三力;;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J];北京观察;2010年12期
8 钱民辉;陈旭峰;;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社会稳定器”功能[J];人民论坛;2011年05期
9 方栓喜;吴攀龙;;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进行结构性改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10 杨玲玲;;“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J];理论建设;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俊;;和谐社会:一个以利益格局均衡为基础的制度安排[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琳;;对“二次房改”的认识和讨论[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立平;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层[N];贵阳日报;2007年
2 莫言锋;中等收入群体成“房奴主体”是危险信号[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罗凰凤;浙江发布调查报告关注中等收入群体[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记者 张剑羽;培育中等收入群体[N];团结报;2012年
5 韩哲;应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压力山大”[N];北京商报;2012年
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中国将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夏锋;以城镇化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N];上海证券报;2012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许耀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家职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何冬妮;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之道[N];上海证券报;2013年
1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收入翻番的核心:中等收入群体倍增[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进考;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对社会稳定作用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颖;中等收入群体与扩大消费需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皇甫俊丽;如何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4 魏靖;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雪;兰州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雨潼;促消费背景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宁;中等收入定位与人口度量模型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刘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解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9 马飞阳;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动的统计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3年
10 刘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3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3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