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邓小平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发布时间:2017-07-15 17:02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社会有机体 发展生产力 社会改革


【摘要】: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根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在反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他指出社会有机体前进的原动力和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形式和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有机体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有机体向前发展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认为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先富后富""两个大局"等一系列社会整体协调发展战略,以保持社会有机体运行的高效、稳定和有序,最终实现社会有机体从差序发展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有机体 发展生产力 社会改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项目号:14BKS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9;D61
【正文快照】: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典作家考察人类社会历根本任务,强调经济因素是社会有机体赖依史发展、结构和规律的重要方法论。邓小平在推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依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琼,贺祥林;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刘海龙;;社会有机体理论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3 高天琼;;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的文本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魏伟;;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6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求实;2007年05期

7 金晓燕;王昌明;;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透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周建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11期

10 侯彦峰;崔剑;;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西华;;中国梦和社会系统的涌现机制与和谐社会的非线性构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和丽蓉;;和谐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坚;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N];学习时报;2007年

2 高天琼 贺祥林;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6年

3 殷叙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N];学习时报;2006年

4 马俊峰;从社会有机体角度理解社会生产力[N];人民日报;2004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王东;关于科学发展观之哲学基础的几点理解[N];北京日报;2007年

6 马援;让核心价值体系弥补社会裂痕[N];人民日报;2007年

7 王巍;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4年

8 杨巧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9 孟庆艳 张涛 张龙海;长期的历史任务 重大的现实课题[N];沈阳日报;2006年

10 邓伟志;和谐不是“无差别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开鹏;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周雷;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先兵;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新探[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4 张文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远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净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田菲菲;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8 李晓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洪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袁航;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4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44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