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倍内阁的历史修正主义
本文关键词:论安倍内阁的历史修正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修正主义 历史认识 国家定位 安倍内阁 积极和平主义
【摘要】:历史认识不但是日本重构战后外交的起点,更是奠定战后国家定位的支柱之一。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日本政府基本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并有所反省和道歉的基础之上。而历史修正主义意图借重塑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来改变和平发展道路,并重构国家定位。具体到安倍内阁,其目标是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安倍执政以来的事实证明,其所谓重塑民族自信的历史认识不但破坏了日本与国际社会和解的重要根基,更导致日本将长期无法坦然走向未来。在国家定位上,安倍四处宣扬积极和平主义理念,但实质是借和平之名行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充军备、修改和平宪法之实和积极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重要抓手,其结果不仅与和平发展道路背道而驰,更将使得东亚地区陷入长期的冷和平状态,区域和解的前景也将晦暗不明。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历史修正主义 历史认识 国家定位 安倍内阁 积极和平主义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价值观思潮的嬗变与中日关系研究”(编号:14AGJ008)
【分类号】:D815;D831.3
【正文快照】: 历史修正主义(historical revisionism),顾名思义指蓄意修改历史的思想和行为。放到战后日本的语境下,它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其蓄意修改的历史包括对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战争责任的官方见解和日本自1952年恢复主权国家地位以来的国家定位;二是其目标不局限于“破”,更强调“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柠;;让历史认识超越国界[J];南风窗;2007年04期
2 安平;;战后日本媒体的历史认识问题[J];日本研究;2009年03期
3 姜克实;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J];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4 姜克实;;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点[J];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01期
5 刘备;;日本战后历史认识问题根源再探——一种政治文化视角的分析[J];黑河学刊;2013年08期
6 张建立;;试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原因[J];日本学刊;2012年02期
7 步平;;东亚地区能否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11期
8 卞修跃;《新历史教科书》与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J];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04期
9 陈景彦;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与日本政府的历史观[J];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04期
10 海克;日本的历史观[J];新闻周刊;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景彦;;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与日本政府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2 许寿童;;中韩合作解决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可能性研究[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3 王希亮;;从三个“负面因素”的影响解析日本战争责任与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4 徐启新;;第12届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论坛光州大会侧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步平;历史认识如何跨越国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记者 郭一娜;安倍称“继承历代内阁历史认识”[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3 记者 郭一娜;安倍重申继承以往内阁历史认识[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驻东京首席记者 刘洪亮;日本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扭捏不前[N];文汇报;2013年
5 驻东京首席记者 刘洪亮;历史认识存鸿沟 日韩峰会难启动[N];文汇报;2013年
6 新华社记者 张锦芳;绕不过的历史认识门槛[N];光明日报;2005年
7 徐剑梅;历史与外交可以切断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记者 车玲;枉顾历史的人无法看到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凤莲;关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新思考[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4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