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企业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7-27 02:04
本文关键词: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企业路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企业 养老服务 多中心治理理论 政府失灵 志愿失灵
【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我国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以现金为主,仅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对老人的服务诉求回应较少。以往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模式无法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由于政府组织存在的内在缺陷而产生的政府失灵本身也会导致服务效率降低。养老服务市场的现状要求引入更多的主体,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供给养老产品和服务。社会企业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具有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特征,即以营利性企业的经营方式获取利润,又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所得收益投放到所在社区,或投入到业务本身,用于实现社会目的。由于这种特殊的性质,社会企业具有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都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能够成为有效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一些进入养老领域的先驱实践,并取得了成功,如福州的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然而我国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内在与外在问题,由于组织管理的内在缺陷,社会企业容易出现目标偏移和目标替代,并出现管理低效和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的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外部环境上,由于社会企业且合法性地位尚未确立,致使民众对社会企业这一组织形式认同度不高:政府政策扶持的不足也导致社会企业难以摆脱因自身组织目标限制而产生的竞争弱势。因此社会企业应当注重组织内部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规范运营模式、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当对社会企业的性质加以定义,对其经营加以规范、引导和支持,通过法律和政策推动社会企业在养老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与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互动,满足不同层次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社会企业 养老服务 多中心治理理论 政府失灵 志愿失灵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2 社会企业研究综述9-15
- 1.2.1 社会企业起源9
- 1.2.2 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9-12
- 1.2.3 我国研究现状及不足12-13
- 1.2.4 国际社会企业发展现状13-15
- 1.3 研究视角和方法15-17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7-23
- 2.1 概念界定17-18
- 2.1.1 非营利组织17
- 2.1.2 社会企业17-18
- 2.2 理论基础18-23
- 2.2.1 市场失灵理论18-19
- 2.2.2 政府失灵理论19-20
- 2.2.3 志愿失灵理论20-21
-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21-23
- 第3章 社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理论分析23-30
- 3.1 社会企业参与供给:三重失灵的要求23-26
- 3.1.1 政府失灵与多元主体介入23-25
- 3.1.2 市场、志愿双重失灵与社会企业25-26
- 3.2 社会企业的独特优势26-28
- 3.2.1 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层次26-27
- 3.2.2 富有效率的服务供给27
- 3.2.3 高灵活性与和持续发展能力27-28
- 3.3 社会企业与各主体在市场中的关系28-30
- 3.3.1 合作与风险共担28-29
- 3.3.2 相互竞争29-30
- 第4章 社会企业供给养老服务的实践分析30-37
- 4.1 金太阳服务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30-32
- 4.1.1 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30
- 4.1.2 服务范围及经营模式30-31
- 4.1.3 取得成果及成功经验31-32
- 4.2 Hartrigg Oaks的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实践32-37
- 4.2.1 设施环境及服务对象33
- 4.2.2 服务范围及资金来源33-34
- 4.2.3 社区互助网络及经营优势34-37
- 第5章 社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37-44
- 5.1 社会企业内部管理风险37-40
- 5.1.1 目标替代的风险37-39
- 5.1.2 市场竞争力不足39-40
- 5.2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40-44
- 5.2.1 政府扶持不足40-41
- 5.2.2 政策不足导致的竞争弱势41
- 5.2.3 社会认同度不高41-44
- 第6章 推动社会企业供给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44-49
- 6.1 社会企业内部建设44-46
- 6.1.1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44-45
- 6.1.2 提升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45-46
- 6.1.3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46
- 6.2 政府积极支持指导社会企业发展46-49
- 6.2.1 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社会企业地位46-47
- 6.2.2 放权与扶持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宇文;刘旺洪;;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移的本质、方式与路径[J];学术研究;2016年02期
2 高传胜;;社会企业的积极功能、理论突破与中国纠偏——面向中国新常态的思考[J];人文杂志;2015年10期
3 高传胜;;全面发展老龄服务业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面向养老服务业“十三五”规划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5年05期
4 高传胜;;以老龄服务业包容性发展破解中国养老难问题[J];中州学刊;2015年09期
5 钟慧澜;章晓懿;;激励相容与共同创业: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供给模式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6 李健;;破解社会企业发展的“中国式”困境:一个定价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8期
7 金仁仙;;韩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经验借鉴[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8 董蕾红;李宝军;;社会企业的法律界定与监管——以社会企业参与养老产业为分析样本[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高传胜;;社会企业与中国老龄服务供给[J];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03期
10 张军果;张燕红;甄杰;;社会企业:内涵、欧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企业经济;2015年04期
,本文编号:579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9308.html